茶,改变着世界的认知。源于口感的体验,人们对茶叶的奇妙感受,迷恋追随。
《茶经》我是真的看不懂,文言文加生僻字。但《茶经新读》特别适合我这种想要读《茶经》却又读不懂的人。让你不知不觉走进茶艺世界,重新诠释心中的茶。
《茶经新读》卷上鉴茶、卷中泡茶、卷下品茶、还有卷外篇。各卷中都有作者的独道见解。作者用全新的视角把《茶经》又分成了十章。原本我以为这种书我是看不进去的。但饭后一口气看了卷上。总结了一下上卷中关于茶的几个“坑”希望能帮到和我一样不懂茶但又买茶的人。
1.古树茶真的好吗?
按照茶树的生育特点和制茶的实际情况划分为4个生物学年龄,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衰老期。幼苗期和幼年期主要的任务就是茁壮成长。就像未成年人不允许工作一样。幼苗期和幼年期的茶树可不可以采摘投产。现在所谓的“古树”都已经进入了“衰老期”。受到市场中无厘头地追捧,因此这些“老树”被强制“返聘”回一线工作。但老树的健康程度,远不能与“成年期”的茶树相比。如今市场上“非老茶树不饮”“非古茶树不喝”的论调,背后隐藏着商家利益的炒作。利益驱使,竭泽而渔。
2.高山茶怎么样?
“高山”只是一个文学性的描述。要“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出好茶。高山,确实能出好茶。但是好茶,却不都出在高山。茶区海拔的高低并不是高山茶优劣的必要条件。否则珠穆朗玛峰上才该出产顶级好茶了。好茶,还是出在巧手匠心之间。
3.“纯手工”靠谱吗?
茶圣做茶非但不是“纯手工”,而且需要大量的工具。随着制茶工具的不断丰富与改进,中国茶才变得越来越香甜可口。若真是“纯手工”,那岂不是让历史开倒车?纯手工,知识商人宣传的噱头罢了。
4.景区茶怎么样?
茶确实是不错的伴手礼。人们挑茶通常“以貌取茶”。久而久之,商家也觉得茶的质量并不重要,而是更愿意在茶叶外观和包装上下功夫。记得7年前在三亚景区买的苦茶,喝完感觉是先苦后甜,芳香四溢。但回家发现和景区店里喝的简直天壤之别,只剩下苦味。
景区本身有优质水源,现打现烧,为茶增色不少,同样的茶拿回家用自来水泡,自然风味大减。这其中,水和温度,还有老板泡茶手法等也门道多。好茶鉴定有法则,景点卖茶误区多,耳听眼见不可信。路要自己走,茶也要自己泡。
5.“获奖茶”好吗?
如今的茶叶比赛已经渐渐变了味道。台湾一年光是“特等奖茶”就能生产一百多个。中间的含金量,可想而知。
我看的只是冰山一角,茶经编排精妙,值得认反复研读。《茶经新读》结合当下传统文化中的热点、难点、疑点、梳理和介绍关于鉴茶、泡茶、品茶中的各种门道和精髓、内涵和知识,纠正饮茶过程中的误区和错误方法。其中掺杂各种有趣的茶人、茶事,让您轻松涉取经典的智慧,提高生活的品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