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送礼”的“反动”思维

“送礼”的“反动”思维

作者: 草木小琴 | 来源:发表于2022-09-11 00:26 被阅读0次

    今天是9月10日,是教师节,也是中秋节。

    天文科普专家表示,这两个节日出现在同一天,本世纪只有三次,分别是2022年、2041年和2079年。

    估计我这辈子,正常情况下,只能遇到这一次这样的的日子了。常态概念中,教师节讲庆祝,中秋节讲团圆。可我却挥不去“送礼”的念子,“送礼”在这一天在脑子里一直转。

    “双节”里为什么我会想到“送礼”?

    一是几天前就看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有关不准家长向老师送礼的规定频频发出;二是今天有两个十年前的学生特意捧了鲜花前来祝我教师节快乐,三是今天早晨,我把相册里的存着的一张照片作为教师节老校长送给十几年前的孩子们的礼物发在朋友圈并附言:

    【中秋节
    看天上的月亮,吹人间的春风,过最平凡的生活[月亮]
    教师节
    定位自己的职业,审视自己的从教经历,叩问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在哪个层级[太阳]
    翻看照片,翻到一张“定襄二中首届校园之星”孩子们的合影。而今,这届学生都已进入社会和高效读博的年龄。
    当时只是学校档案留存,今天作为礼物献给孩子们[愉快]
    请在照片里看到自己的孩子们,在此认领回那属于你们曾经的稚嫩蓬勃少年[玫瑰][玫瑰][玫瑰]】

    不准老师收礼和送孩子们一张照片作为礼物发在朋友圈的两件事儿,一天中,不停地在脑子转来转去。

    打开百度,搜索了“送礼”二字。

    好家伙,这里面竟然对“送礼”有着那么多的指导和追根溯源的解释。是啊,“送礼”在人的生活中几乎是和呼吸一样存在着,源远流长着。

    其实,我关注和思考的不是百度中的“送礼”,我是在想,如果上级对教师做一个这样的规定,会是怎样的一种社会反响和教育效应?规定这样说:每到教师节,老师应该给学生和学生家长送礼。如果不送,将受到怎样怎样……的处置。

    哈哈,想着都想笑。

    我为什么要在“送礼”的事情上反其道而思呢?

    我以为,学生和家长是老师的衣食父母,没有学生哪有老师的饭碗,没有家长缴费,哪有老师的工资。学校里,师生关系中心怀感恩的应该是老师!是教师这份职业成就了老师的人生,老师能给学生的爱心也罢,传道、授业、解惑也罢,那是职业的要求,是作为老师正当的责任和义务。怎么在现实生活中,反倒是拿着自己一生无限可能性的学生在让许多不专业也不爱教育的所谓“老师”做了随意的交差、实验,甚至是扼杀了生长的可能性后,给老师送礼攀比成风。

    这是人的本应有的觉醒意识的一种被遮蔽后的反应,是人的思维抵达不到看清事物本质的一种反应。

    瞎想,我知道我在瞎想:我如果继续是校长,我会在学生和家长面前谦卑再谦卑,敬畏再敬畏。因为,对所从事职业服务的对象持一颗谦卑敬畏之心,才能在所从事的职业中让自己提醒自己不断精进,才能让自己拥有做有好本质工作的内在需,才能保持进取之心;我如果继续是校长,我会在教师节的时候让教师给学生送礼,这礼,可以是一颗真诚的心,可以是一句由衷的话,也可以是拿上自己的工资给学生送一件有意义的礼物。

    遐想,此时我确实是在是遐想:如果教师节是教师向学生送礼的节日,校园中的师生关系一定是其乐融融,老师一定是竭尽全力地用修炼的越来越好的品质,练的越来越强的教学能力培养着学生。因为,老师是自己由衷地认识到拥有这份职业的不易和这份职业本身所具备的神圣。

    热爱自己职业的老师,请想一想为什么要给学生送礼,如何为学生送礼,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会送给学生怎样的礼。

    这几天在啃读李镇西老师写的《重复苏霍姆林斯基》,所以我还设想了一下,如果让李镇西老师和苏霍姆林斯基给学生送礼,他们会是怎样的态度与做法?

    我又是在瞎想!在两位“人师”面前,这样的问题是个假命题,因为他们从走上讲台起,就一直为学生送礼,他们是真正把自己的心血送给学生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专著中,有一本书的书名就叫做《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顾明远先生评价李镇西老师:他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生活,同时研究每一个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发展,使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是啊,作为老师,用心陪伴孩子、研究孩子、成就孩子就是送给孩子和家长最好的礼物。

    图一是我今天送学生的礼——一张照片

    图二是我今天收学生的礼——一束鲜花

    也是我对“送礼”“反动”思维的由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送礼”的“反动”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dx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