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雾林,蓬莱仙境。没亲自到过罗浮山,没有用脚步丈量它的雄伟山势,没有观望或远或近的繁茂植被,甚至,没有体验过“君在山头一声喊,我在山尾遥相应”的震撼对决,又怎能期待从几段文字中感受它的壮观、它的神秘、它的脱俗以及它带给我们一行人内心深处的富足?
我们从出发到登上飞云顶再原路返回,历时8小时,除了迟来的午餐,一刻也不曾耽误。大家能想像得到的吗?年龄最小的8岁孩童李沐阳,来回全程没有一声抱怨;9岁的赖俊安,在有脚伤的前提下,一路用行动和言语激励着大人们前行;12岁的柳奕林,为了收到妈妈许诺的手机礼物,凌晨五点半出发,和赖俊安一起,带队冲在最前面,成为大家不断向前的动力。如果说这次登山最大的收获,皆是他们仨的坚韧、毅力、百折不挠和勇于攀登的气魄震惊了我。家有此儿,夫复何求?
(图左:李沐阳 图右:赖俊安) (图为:柳奕林)罗浮山之美,美在它的名。如果诸君在这之前不知道罗浮山,但你一定读过这句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句诗的前面还有一句,就是写罗浮山的——“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这首诗是苏东坡居岭南时流传最广的一首佳作,它一扫苏轼初次被贬后的失意与苦闷,而生出对岭南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的眷念。如果说寄情于景于物于于民俗是古代文人墨客吟诗作赋时的一惯套路,那司马迁却早早为它立了名——罗浮汉佐命南岳,天下十山之一。所谓“岭南不见罗浮山,枉读圣贤几百卷。”
罗浮山之美,美在它的奇。若论山高,海拔1296m,对于登山爱好者来说,实在不值得一提。如遇大晴天,登山顶观山势,眼之能及,连绵起伏,山峰多达400多座,这山望那山,一山还一山。我们去时适逢阴天,山下百米之内还能清晰看到人影道观,山顶五米之外则云雾缭绕。初看人们竞相攀登,以为真的到了仙境,腾云驾雾之感,不是神仙胜似仙。
罗浮山之美,美在它的境。我们驱车至山底,上得山来一路所见皆是卖香的店家,不见吆喝叫卖,只是招手示意。喧嚣不见,想必商家也得了罗浮山之灵气。停车场边上的道观幽静傲立,迈步经过,徒升空寂之心境。众人能一鼓作气登顶而不觉累,或许真的如大师刘伯温说得那样罗浮山是块风水宝地?他曾说,真龙横卧罗浮峰,百里盘恒豪气冲。嘿嘿,如此看来,3.18之行程,胡会长等人是煞费了一番苦心哪!
行程已远去,路途记心间。罗浮山之行,欢笑之余略有遗撼,比如,天气,比如,小部分人的折返,比如,未观仙洞飞瀑及体验索道。好在,我们能期待,下一次的齐齐整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