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我自己的经历,说说比较这件事儿能带给我们什么。
8、9岁的时候,我去了一个有60、70户的村子上学三年级,才知道原来不是所有的村子都是20多户。
12岁的时候,我到镇上读初中,才知道原来有的地方商店都比我们村户数加起来多。
15岁的时候,我到县城里读高中,觉得县城好大好大,大到我根本不敢出门,怕找不到回学校的路。
18岁我读大学,去了一个省会城市,才知道从城市这边走到那边需要好十几个小时,而不是一两个小时。
22岁,我毕业来到了一个沿海的小县城,觉得它如巴掌大,单调如一。
县城的小在于它和省会城市的比较,若我直接从小村庄来到这里,应该会觉得这里就是世界的天空。
比较之后,带给我们的也可能是心里的不平衡,也可能是格局的转变和视野的开阔。
很多人觉得,比较是让人非常不爽的一件事。
和强者比,看到差距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心里不平衡,对自己不满,对出身不满,再加上现状改变的无力感,整个人都糟糕起来。
和弱者比,看到自己事业有成,生活美满,顿时阳光明媚,满足于现状,可能就失去了改变的动力,整个人也能就停滞了下来。
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和什么样的人比较也成了一件有趣的事儿,和王健林的一个亿小目标比,难度超级无敌巨大;和贫困人口的吃饱穿暖目标相比,仿佛又太过容易。
其实,比较这件事儿说起来和订目标息息相关。《社会心理学中》关于影响自尊因素中有两条特别中肯,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的进行比较。
那合理的做法应该是:选那些地位、身份相似的人进行比较,把自己放在一个合理的位置,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挖掘,增加自尊自信。同时,为自己设定一个可行的,但是有难度的目标,通过努力,获得满满成就感,这应该就是变化着的幸福。
合理的比较忧伤会激发我们内驱力,调动潜能,目标达成后短暂的幸福感会增加我们的自信。如此忧伤、幸福的无限循环,应该是一种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