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月份回北京已经快6个星期了,本是想伊伊想念小熊的老师和小朋友们带她回来继续上托儿班,没想到一个让太多人无奈和措手不及,或者说,是policy吧。
周一,终于有了复园的消息,可是还要到20号,还有两个星期,对于已经看孩子三个月的我来说,还是觉得好久啊。一方面,是自己带孩子太久,想要点时间和自由,另一方面,心疼孩子,这么久和妈妈在一起,她应该回到集体生活里,有老师、有伙伴、有属于她的每日生活。在小熊一年多,她早就习惯和有些依赖那里,常常不自觉的就念叨起那些老师和小伙伴的名字,看到小熊的东西就会开心,和我说:妈妈我想去小熊。
孩子不能上学,家长不能上班,病人不能看病,这到底正常么?真的必须这样么?我只能看到,大部分人的生活都很艰难,而某些人还在自鸣得意的夸夸其谈。
不过这些我也管不到,还是继续记录这个月的成长点滴吧。
虽然复园还要两周,好在老师可以入户来托育指导,刚好伊伊最喜欢的老师有空,于是虽然比正常还贵一点,我也没犹豫,马上邀请老师第二天就来家里。
老师每天早上8点来,先更换工服,然后是陪伊伊起床、洗漱、吃早餐,一套程序下来九点多,开始上课,比如画画、做手工,然后是玩一会儿,吃加餐,接着下楼户外,因为孩子们都没上学,所以每天至少七八个孩子在楼下,伊伊有点害羞,自己玩儿的多一点,会经常去后院喂邻居家的小兔子。
十一点多,回家里准备吃午餐,然后活动一会儿,睡午觉,起来以后吃加餐,上上音乐课或者运动课,四点半到五点,老师陪她自由活动,读读绘本,玩玩玩具,五点左右,老师和我沟通一天情况,就准备下班啦。
其实呢,因为伊伊比较黏我,所以这一天的时间,并不是老师来了我就不用管,伊伊还是常常要让我陪着,或者一会儿就要来找我一次,一天的时间,也没有很多特别,用猫头鹰的话说,给他300块钱,他就来,我们这个一天要500,确实是有点贵的。
不过呢,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需求不同吧,对我和伊伊来说,家里多了一位熟悉的老师,每天有着和在小熊差不多的流程安排,心里上轻松许多,伊伊也开心了不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我和伊伊独处,也真的愿意家里多一个喜欢的成员,更何况还是她喜欢的老师呢。老师在家里的机会毕竟不多,体验也比较独特,很多时候,我说不听的事情,老师说就管用的多。
这三天的时间,伊伊的作息就规律了不少,每天我也从容了许多,所以呢,经济学上有一个心理账户的概念,就是同样的钱,同样的商品或者服务,但是心里归结为哪种类型的花销,对多少和可接受程度的感知完全不一样。
就比如,一个十万块的小马包包,如果你是给女朋友买来做礼物,可能觉得有点贵或者不可思议,但如果说当作彩礼,或者买了它就可能追到女神,甚至女神就嫁给你了,那你买么?
所以呢,高明的销售应该可以洞察出客人不同的心理需求,同样的商品一套说辞不难,但如果可以找准每一位客人最愿意付钱的那个点,就了不起了。
很多商家也是这样做的,不断的给商品或者服务上价值,一罐普通的茶叶自己喝的,和同样的茶叶带上精美的礼盒用来送人,完全可能是天壤之别。
所以,本质相同的一件产品或者服务,对不同的人来说价值可能是不同的,愿意付出的成本也当然不同。
我好像有点写跑偏了,反正呢,我盼望生活回复正常,希望不要动不动就不让孩子们上学,不让大人上班,不让病人看病,要不就换成你家,你试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