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788558/9dbba120a8567a95.jpg)
品阅俞飞鸿的专访,还是带来了不少震撼的!
当她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时,像是一位真诚、谦逊的朋友在用心聊天,更像是一具透彻灵魂虔诚的自白。
喜欢她的人会给她很多标签、很多赞美,但无论这些是什么对她而言都不会跟她这个人本身发生较大的连接,她像是一个绝缘体,把这些统统拒之门外。她更专注于自身已有状态,享受当下的每一刻。
一般而言,一件事情,了解的越多,并且根据事物本身所具有的逻辑,会让我们对事情的认知更加准确。然而,对于一个人......人本身就是具有逻辑的生物,如果他想让你对他产生特定印象,那么他本身是可以通过构造“逻辑”去实现的。
就比如说,A同学和B同学去参加一个活动。A同学对这个群体的人一无所知,是被临时安排进来的,整个过程中跟别人也没太多交流,似乎是兴致缺缺的样子。而B同学则是被同学推荐过来的,在来这个群体之前就已经对整个群体的人的大致特征有过详细了解,大多还能叫得上名字,再加上全程有同学介绍新朋友,整个过程中表现的十分活泼开朗。
那么,在后来的日子,他们各自都得到了大家对他们的评价。比如大家一致认为前者很内向,那么你想他在接下来的日子会改变大家对他的固有认知吗?不一定,可能会说,大家都认为我很内向,内向也没什么不好的,那就内向着吧!后者呢?大家以为这个人很是活泼开朗,但如果他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呢?接下来的日子又要维持着那种初次见面的状态,不难受吗?
所以,一个人重要的是随性自由,此时此刻想做的和想要表达的,就按照当下的心情尽情表现出来!不要因为过往的风格或则过往的传统印象而给自己设限!
若你精神自由,即使知道大家对你有很多完全不同的评价,也不会因为这些评论而将自己倾斜在别人的评论中,更不要构造“逻辑”,塑造面具。
最后,祝大家都能突破心灵的桎梏,打开思想的藩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