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跟一位朋友闲聊,她说她家上二年级的宝贝儿子就喜欢看恐龙的书,其他的书一概不爱看,问我有没有比较好的书,但是跟恐龙没有关系的,给他儿子推荐推荐。
我推荐了著名诗人北岛选编的《给孩子的诗》。
没过几日,这位朋友给我留言:书买回来了,翻看了一下,好多自己都看不懂,就没给孩子看,怕孩子不爱看,影响他阅读兴趣。然后是一个笑cry的表情。
我给她回:你看不懂,并不意味着孩子看了之后感受不到;你不喜欢,并不意味着孩子也不喜欢。然后也是一个笑cry的表情。
可能有很多父母跟我的这位朋友有相似的看法,认为孩子读不懂诗,理解不了其中的意蕴,感受不到其中的美。但在北岛看来,我们应该颠覆对孩子的成见,孩子的感受力和想象力,远比成人认为的丰富得多。我深以为然。不信我们可以来玩儿一个游戏——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在你看来,飞机要飞起来,它需要什么?
作为一个成人,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庞然大物的铁架子,然后是工程学、机械动力学等相关的知识,比如说机翼、引擎、起飞时速、燃油……而孩子可能会回答你说:需要翅膀,嗯,还需要勇气。
一种诗意的想象。
成人是站在知识的框架和规则当中去思考,而孩子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感受:要飞那么高,肯定肯定感觉到害怕,肯定肯定需要很大的勇气。
人类生来是靠各种感觉器官探索外面的世界,来认识自己和外在环境的。越长大,在知识与规则的调教下,感觉器官变得越来越钝,感觉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微弱。而抵抗这种改变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读诗了。
因为读诗,会培育一个人对美的感知力和想象力。
诗中的音乐美。
诗中的音乐美我们最容易感知到的就是韵律和节奏,跟音乐本身带给人的节律感是一样的。
小贝壳
王宜振
海边小贝壳
请你告诉我——
你的年纪不算大
为啥皱纹多又多
贝壳笑呵呵
悄悄对我说——
那是条条录音带
录下大海一支歌
童心与贝壳对话,童稚与大海交融。无论身在何处,一首诗读来,那种踏着海浪,捡拾贝壳的童年烂漫久久回味。
诗中的意境美。
单就一个“诗”字,就能给人无限的遐想。
前段时间网络上疯传高晓松的一句话:“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何以被疯传?因为人们在这句话里找到了共鸣。共鸣在哪儿?对现实生活多多少少的不如意,会寄情于未来,也就是“远方”的指代;远方有什么?一个“诗”字代表了所有美好的想象,而这种想象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不一样的。“诗”字本身的意境就如此丰富和悠长。
星 星
索德格朗[芬兰]北岛译
当夜色降临
我站在台阶上倾听;
星星蜂拥在花园里
而我站在黑暗中。
听,一颗星星落地作响!
你别赤脚在这草地上散步,
我的花园到处是星星的碎片。
这首诗里都是些常见的文字,但读起来有些隐晦,不是特别明白。所谓诗的意境,就是通过物象(星星、花园)、色彩(黑暗)传达作者当下的情绪情感,它不像小说那样直白的表达。读者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能够体会到作者精心营造的美妙意境,得到一点美的感受,就已足够。
诗中的心灵美。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人们通过诗歌传达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对于生命的探索与思考。
咏梅
陆游
驿站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尘泥碾做尘,只有香如故。
美丽的心情
席慕蓉
假如生命是一列
疾驰而过的火车
快乐和伤悲 就是
那两条铁轨
在我身后 紧紧追随
所有的时刻都很仓皇而又模糊
除非你能停下来 远远地回顾
只有在回首的刹那
才能得到一种清明的
酸辛 所以 也只有
在太迟了的时候
才能细细揣摩出 一种
无悔的 美丽的 心情
或许孩子初读的时候并不能体察到这种对生命意义深层次的追寻,但这种浸润心灵的美,在读者的生命长河里,总会有一个时刻,开出花儿来。
“诗以声传,行之久远。”对于孩子来说,诗拿来朗读就好。学龄前,睡前爸爸妈妈轻轻地为孩子朗读一首;学龄阶段,孩子自己喜欢的就多读几遍,不喜欢的就听一听。在这种倾听与朗读的过程当中,积累诗意的语言,理解诗意的表达,感受诗意的情绪渲染,体悟生命的色彩。
作为父母来讲,我们不用纠结孩子能不能读懂诗中的音乐美、意象美和心灵美,而是要明白:不是因为孩子有了对诗的想象力和感受力才去读诗,而是读诗本身能很好的培育孩子的想象力与感受力。
北岛说:“雪花与花瓣,早春与微风,细沙和风暴,每个孩子的感受都是独特。”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我喜欢读诗,并不是因为我能很好读懂诗人的世界,也并不是因为我能够精准的赏析诗中的言语,只是因为诗中的某个片段、某个只字片语,能够对接到我生命里的某一段时光、某一个瞬间,而这种对接,给了我一种安全和宁静的体验,让我体悟到自己生活里的美。这些于我来说,已是读诗的全部。
有人说,外面的太阳那么好,我奇怪,你们怎么还不来读诗歌?
【记录好习惯工作室里的点滴、感悟与思考,给你在育儿的路上点燃一根火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