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古稀、耄耋之年,但未到那一年月,又怎能理解那是一种怎样的状态。过了孩童时代,却又未到老年之时,看着家里的孩子、老人,很多时候总觉得不知所以,细想,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代沟,只是这一道沟真的很大、很深,该不该越过,又如何越过,都不是那么简单。
看题目,应该也知道我要写的是关于老人的故事,而这位老人,就是我的爷爷。
当我还是小孩时,总是喜欢躺着爷爷的怀里,特别是在夏天的夜晚,农村的夜空总有很多繁星闪烁,更有许多说不完的故事...
爷爷是个军人,参加过抗美援朝,对此事最深刻的记忆,莫过于幼时萦绕耳畔的那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其实小时候就看过一些战争电影,那个时候看到的一切总是那么真实,觉得自己身临其境,所以听到爷爷的哼唱,不免又将自己放入随军的队伍,趟着鸭绿江水,去往前线,抑或去往自己的梦乡。那个时候,我是个孩子,而爷爷已然是位老人,这么大的年龄差距,竟没有那所谓的代沟,一切均是其乐融融。
等到自己开始上学,一直到大学,这段关于爷爷的记忆最为模糊。不再像曾经那样的依恋,恍惚二十年,想到这二十年关于爷爷的记忆,真的少得连自己都很惊讶。偶尔回一次家,仔细想想,二十年前,二十年后,爷爷竟都这般苍老,还是,早已忘记他年轻时的样子。关于他年轻时候的故事,也是从母亲那里零散地听说的:自幼父母便离世了,寄养在伯父家,受尽了伯母的冷落与刁难,等到成人之际,便参军入伍了,先是没有编制类的散兵,可能比地方的民兵好不到哪去,解放战争最后的那几年在家乡附近的几个省流离,追打国民党的残余部队,真不知这是怎样滋味,现在听他讲这些,听到的更多是故事,还有他的青春。后来便去了朝鲜抗战,从他的口里听说,最后美国鬼子被击溃,他们也光荣的回乡了。在我奶奶之前,爷爷还有一个妻子,生有儿女,但不知为何而分开了,后来与奶奶生了我的三个姑姑还有我的父亲,现在,那些姑姑家也都儿孙满堂,想来我们也算个大家庭了。
看的书多了,想的也就多了,想着孝,不仅是要给父母,还应该是所有的长辈,而爷爷,是这些长辈中离我最近的。原以为孝是那么的容易,可这些时日,竟对此也产生了怀疑。先是母亲与爷爷之间有了些矛盾,其实道理很简单,爷爷快九十高龄,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已大不同从前,记忆力衰退的特别明显,脾气也变的有些古怪,这一切,当然会招致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而且基本上是无法消除的。在学校时,听到平素一直平和的母亲和我谈论到这些,我都是在劝说,觉得作为晚辈,理应谦让,百善孝为先,更深信这一点一定可以做到。直到这一次回来,才发现凡是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爷爷现在的脾气,一说不得,说了要么不听,要么还会无理由的反驳,二哪怕接受了,也记不住,三总是会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不仅母亲看不下去,还会招来邻里的指责,而他自己,依旧说不得也听不进。这依旧是曾经的那个爷爷,我所爱着且应该孝顺的爷爷,可是当看到这一切时自己也不免有些动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