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到周四面试,周五休息了一天,周末看房子而后入住,第二周开始入职工作。
其中面试用了四天,一共三家公司,一家上市公司,两家创业型的公司,还有一家“狗头”公司。一般简历投出去一周之后,HR会选择电话通知你面试+邮件确认(这两种方式相结合)。一定要认真看人事发给你的邮件,里面会有这个公司的一些信息,面试要求以及公司地点和时间。这四家公司的面试都经过了两轮,其中上市公司那一家一周内经历了3轮。为什么挑这一家来说,是因为这是我那么久以来的经历的面试最繁琐的一家,只能说,越大的公司,对人的选择和要求会更高。
第一轮面试时,人还没看到,先来了两份测试。一个是人格测试题目,这种题目后面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看看你的性格和这个职业要求的匹配度,了解这一点去做就不会有太大的减分;第二个是专业测试,因为我应聘的是英语翻译,主要是三封客户邮件的回复以及一封公司的自荐信(邮件回复主要是考察你的商务信函方面的知识,只是后面这个公司的自荐信就得要求你最这个公司有过一定的了解,不然你写不出来。)这些手续走完之后,我应聘职位所在的部门主管过来开始面试,主要是针对你的简历的一些信息进行一些提问,主要也是想要摸清你这个人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以及性格和行事风格。面试我的小姐姐很沉稳,很安静,我也摆正自己的态度,俩人聊得也还挺开心的。最后还被告知我之前的那份专业测试是用来招聘市场部的销售人员的。所以又额外加了两道菜,一篇中译英和一篇英译中的文本,文本大概一起300-400字,给了8分钟的阅读时间,我觉得自己当时翻译得有些混乱。因为这个岗位最后的定向是知识产权的翻译专员,而给我的材料也偏向那一文体。最要命的是,我没有这方面的储备,可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能是硬着头皮上。最后以一个英文版的自我介绍收尾。我的自我感觉就是,我当时表现得过于生猛,吓到那个小姐姐了,她一直在向我力证这份工作不是销售岗位,而是偏向文职类的工作。我事后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错,让她觉得我是为应聘销售岗位而来的。是我的辞藻太浮夸,还是我的性格在她看来不像是那种会好好坐着翻译的人。这问题,以后才会有解。
紧接着,就是HR的面试。HR主要是和你谈一些薪资待遇方面的问题,当时问了什么时候可以入职,住哪?期望薪资待遇是多少?以及婚否?户口在哪?女孩子,一般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的问题,实话是说就好。当时她问我期望的薪资待遇是多少,我说了一个在她给出薪资待遇的中间值的数字,她觉得有些高,后面跟了一句,这个岗位我们本来只招聘有一年工作经验以上的人,而你还是个应届毕业生。当时我给出的回复是:您既然都叫我过来面试了,说明我身上还是有些可取的点,而我也是有意与贵公司共同成长。薪资方面,我不会提的太过分,但是你这理由说服力不够。
第三轮面试,是一个岗位主管。他应该是看我对这个岗位的具体认知,以及自己五年内的具体规划(也就是说,他想从你那了解到你对这个岗位的解读是否现实,以及你自己的个人规划,也就是一个核心问题,我把你留下来了,那你又能在这个岗位呆下去,以及可以/会呆多久)。他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在夸我很聪明,我不知道他的用意何在?难道我是那种看起来不会好好做事,比较虚无缥缈的人。他说这个岗位的未来走向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美好,是我的乐观的心态给了他这样的错觉?我乐观仅仅只是因为我喜欢而已,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乐观不是应运而生的衍生物吗?还说这个岗位也许有个3个月你就可以完全胜任,而往后的晋升却没有那么快。一个萝卜一个坑,他当时是这样说的。然后我问了他,那我这样可以要求调离到别的部门进行不一样的尝试吗?比如市场部门,他说,这一切得按照公司的具体规章制度以及情况来决定。
但是整场面试下来,我自己觉得他对我的印象是:对这个职业了解不太清楚,存在又不切实际的幻想;专业过得去,培养起来也不会太费时间,可心思还没定。最后告诉我,下周一还有一个复试。
最后的最后,虽然他是我一开始就认定的公司,也是我来深圳的初衷,我还是放弃了那一场复试。当时另外两家公司已经给了我Offer,也是同样的职位,待遇比它好,要求是下周一正式入职。当时真的是纠结了好久,我不断一遍遍预测和评估,下周一的那一场复试我被留下的机率有多大?一个公司的面试都能走那么多的流程,是否能说明一些问题?而这样的一个公司会是我想要呆下去的公司吗?里面的环境我是否能很好的适应?可我又在想,他下周一的复试也许就是一个入职前的小考核,其实不存在这么一场复试,打的就是心理战,你来就证明了你没有面试其他公司,真的只是面试了我这一家,后来想想,别人是闲得慌吗?可是他想要了解的前面那三场面试不也可以了解的很清楚了吗,那这第四次复试的目的何在?假如不是很想录用我,直接告诉我不就好了,到底在等什么?还是一个那么尴尬的复试时间,假如是因为他手上还有更多的选择,那为什么不选择在周二或者周三?因为当时我三试的时候,已经是周四了。反正,最后就是觉得累了,不想去了,可能是因为他让我觉得自己被当做Plan B 不太好受。很多的公司对于现在90后都贴一些标签:比如“一言不合就跳槽”“任性”。你想要留住一人,最重要的是让她在你那里得以成长,而不是怕她走。怕,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自信,也是对对方的不信任。可是,全世界又不是你妈,凭什么信任你呀!诶,这样也挺好的,明确提出各自的要求,彼此都接受就买卖成交,不成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感性起来,是真的会不顾一切,可真要理智起来,就真的去他们的什么初心,我比较关心我今天是吃肉还是吃土。
但我还是告诉自己:再怎么难,也要好好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里可有你爱的人和希望。所以没最后我选择了一件创业型的小公司,现在上班觉得还不错,各方面都挺顺心的。
主要的点在这里:
第一:了解你自己(擅长or喜欢)
第二:了解这公司(行业地位/ 核心竞争力/职位晋升/)
第三:做好职业规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