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号拿起,到今天7号晚上,我终是在被每天的琐事堆和娃分割得支离破碎的时间外,挤了那么一些闲余,翻完了这一本三毛的《送你一匹马》。说实话,没有期待中的阅读快感,总觉得不是我印象中三毛的文字,那个写《梦里花落知多少》,写《沙哈拉沙漠的故事》的潇洒女子怎么写出了这样,让我感受到压抑的文章。可,这又确实是三毛,哦,不,其实,在这本文集里,她更多的是“陈平”,也许在这一篇篇似生活随笔的文章里,呈现的才是那个更真实的她的生活吧。而我,只是有一些不习惯面对这样的三毛。想想,如果这个时候的我,还是那个初识三毛,十四五岁的姑娘,是绝对看不下去这本书的。大概会很决绝地搁在一边,然后觉得受了“题目”的当,受了“三毛”的当,那时候的我,肯定不喜欢在这本书里,有些仿佛在梦呓的三毛,一点也不潇洒,一点也不有趣,一点也不烂漫,一点也不令我羡慕与向往。
但现在的我,年过三十,不再只是少女心态,诚然觉得这文字一开始读来就有些压抑,却还是耐着性子一篇接一篇的看完,并看出了一些味道,而不觉枯索。因为我想,既然我曾经以为自己有多么喜欢三毛,喜爱这个作家,那么,就接受一个真实的她,一个更完整的她,读完她的每一篇文章吧,加深了解这个在我心底里曾经很有分量的作家。毕竟她曾经真得有“送我一匹马”,一匹在沙漠里,也自由奔驰的“马”。
而手头这本书,我总觉得这是编辑们硬拼凑起来的三毛文集,把她零零碎碎的那些稿件凑合成了这本书,拿她其中一篇写给琼瑶的文章标题做了书的题目。只是,这些细锁的文字,竟让我看到了一个悲情的三毛,心中涌出了一些酸涩。这个有故事的女子,不知是命运就是刻意安排她经历那么多大大小小的事故,成就一个作家三毛,还是她的性情,她的感情,注定了她总是那么细腻地感受生活的酸田苦辣,并放大那些滋味,咀嚼了又咀嚼,嚼成一篇篇文字的时候,也把自己的心嚼痛了。原来她并不潇洒,她再怎么流浪,都闯不出她自己对自己的情感禁锢。她再怎么远走他乡,都抛不下对家乡,对家人的那份牵挂。所以她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在这样的一个年纪,重见那个历经“半生风雨沧桑”归来的三毛,我似乎更理解了她的那一份含在心中的不安,孤寂,与痛,和夹杂在对他人的怜悯与对自己的怜悯中,难过冲突的心情。
最后她不再自由,却仍渴望自由,是吧?应该是吧!所以,尽管她很想负责任地承受爱与被爱,却仍旧狠狠心,奔驰着一匹马而去了。她的马是马,是车,是一阵风,是一支笔,一双丝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