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友会

作者: 池荷跳雨 | 来源:发表于2021-12-13 00:47 被阅读0次

昨晚和朋友去参加了一场书友会,阅读文段是《论语•学而第一》。

一直听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因此对论语是有敬畏的,但一直也没完整读过。主要是因为自己懒,看几句不理解意思又不想去翻阅注释,就放弃阅读了。

听了那些书友的对论语的解读,我体会了“忝列门墙”这个词。感觉自己参加这个书友会,直接拉低了书友的整体水平,实在惭愧。

我对书友会没做出什么贡献,倒是从中收获了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大家关于几个问题的讨论。

《论语》有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恭敬地祭祀远代祖先,就能使民心归向淳厚了。

前几年开始出现“替人扫墓”“替人哭丧”之类的现象。请人代替,这很值得考究。你想说他不

也有人认为,祭奠祖先,心中有敬就可以了,没必要非要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举行什么仪式之类的。那么,论语中的这一观点对现实还有什么意义?

有人提出:《论语》中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可现实生活中,如果你不“巧言令色”,特别是男生,就会成为人们嫌弃的“直男”。作为男士,到底是该做“直男”,还是应该“巧言令色”?这个问题问到了直男心里,在场男士一下活跃了很多。

大家还讨论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学问渊博的学者,应该都认可这句话的合理性。可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最先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至于他们是不是“行有余力”,反而放在后面考虑甚至不考虑。就算是教育体制里,也没有专门安排一节学习国学经典和传统礼仪的课程。

现在也讲素质教育,可只要考试制度还在,想要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有点流于形式。

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般人把习解为“温习”,还有人解释为“实习”、“演习”的意思。我很喜欢有位书友的解说,他说:习,鸟之振翅高飞也。鸟儿要想高飞,就得不断振动翅膀前进。所以,学而时习之说的是学习不间断的,持续的进行,这样心里就会愉悦。

这些问题很多书友都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每个人的看法都有所不同。有些观点还非常精彩,赢得掌声一片。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书友为镜,可以知己之不足。

如此有意思的书友会,虽然自己是忝列门墙的,厚着脸皮也得多去参加几次啊!

相关文章

  • 书友会

    今天加了个书友会——吴晓波潍坊书友会。 先是头条上看到了表哥写的文章,里面提到了他的书友会。我就问他书友会是干啥的...

  • 书友会

    突然很想有一个属于我和我的朋友们的书友会,找一本正在读的好书,大家分享

  • 书友会

    人活着,必要有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安放之处。就像红庆老师所说,他的精神导师是沈从文,我的精神导师是路遥一样。还有老骥...

  • 书友会

    书友会 湖畔半山亭闲聚, 酌饮小酒论诗书。 不管才疏与学浅, 泼墨挥毫亦自如。 2015年11月7日

  • 书友会

    今晚,我们又一起。 第三部分·寻找自己的归宿 第九章“未知死,安知生” 对死亡的恐惧 生命可以预期 心理转变的奇迹...

  • 书友会

    读书,行路,或者交万种有意思的人。这是我很喜欢的一种生活状态。而参加书友会,会让我找到这种美好状态。 我是一个比较...

  • 书友会

    昨晚和朋友去参加了一场书友会,阅读文段是《论语•学而第一》。 一直听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因此对论语是有敬畏...

  • 云朵乐队

    早餐?书友会

  • “向上书友会”(第八期)邀请函——如何度过人生困境?

    “向上书友会”(第八期)邀请函——如何度过人生困境? 一、书友会缘起 “向上书友会”由《女人向上》的作者袁红艳女士...

  • “向上书友会”(第七期)邀请函——聊聊你的“日课”

    “向上书友会”(第七期)邀请函——聊聊你的“日课” 一、书友会缘起 “向上书友会”由《女人向上》的作者袁红艳女士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友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sk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