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都会明显地感觉到:自己青春期的孩子变了,变得很陌生。他们遇到什么事情,宁可跑到网上,向陌生人倾诉,也不愿意回家寻求父母的帮助。
明明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孩子的心,却仿佛和我们隔了千山万水。曾经的无话不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居然变成了无话可谈。
放学回家,很多孩子都喜欢一头扎进自己的房间,也不知道他们在里面忙些什么。总之一句话:就是不愿和父母有过多的交流。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87255/599bddec00e7c0c6.jpeg)
那么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这里面包括了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天真无邪的儿童,变成了青涩的少年。
伴随着成长,各种烦恼接踵而至。家长的殷切期望,学习的沉重压力,这些东西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倾诉、需要发泄。
很多时候,孩子如果向我们抱怨一句“学习真的好累呀!”我们没准会冷冷地回一句“现在不吃学习的苦,将来你就得吃生活的苦!”
你瞧,孩子的“心事”,就这样被我们无情地扼杀在了萌芽状态。他们不感到尴尬才怪!所以,他们选择了向陌生人吐露心声。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87255/329478784db6d515.jpeg)
面对不愿和父母交流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和孩子的朋友做朋友
这句话说起来好像有些绕口,但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国外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研究,通过对20000多名青春期孩子的调查,他们发现:12岁以前的孩子,很愿意和父母交流他们的想法。
12岁以后,尽管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一如既往,但是孩子却有了新的想法。他们更愿意向朋友敞开心扉。
所以,和孩子的朋友做朋友,在某些程度上,真的有助于我们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这也是我们掌握青春期孩子心理变化的一个巧妙方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87255/dba62f3f03fa5765.jpeg)
和孩子的老师保持联系
除了家庭,孩子呆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学校。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老师都了如指掌。所以,和老师保持联系,有利于我们了解孩子的“最新动态”。
孩子要上学,父母要工作,我们不可能在孩子身上装一个定位,随时随地了解他们的情况。但是,和老师联系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去“监视”孩子。
和老师联系的过程,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这个过程,最好不要让孩子知道,否则真的就是“关心则乱”的局面。
我们善意的关心,在孩子眼里,反倒演化得格外恶心。情况严重的甚至会把孩子激怒,认为我们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尊重。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87255/88afaa7d151c6065.jpeg)
总之,要想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还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的。所谓人以群分,同龄的孩子之间,往往拥有更多的共同的语言。同样的成长烦恼,同样的学习环境,孩子更了解孩子。
除了选择和孩子的朋友做朋友,不妨背着孩子和学校老师保持一定的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详尽地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什么,从而找到话题,和他们进行一个良好的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