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1先升值,再升职
先升值,再升职
想升职,首先要让自己的工作升值。
一颗螺丝钉对于一架机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至于是哪一颗螺丝钉,就没有那么重要,如果我们是一颗可被随意替代的普通螺丝钉,我们就只是一个廉价的零件。如何让自己的工作升级呢?做一个价格高昂的零件,比如说发动机,替代成本高,价格昂贵,就不容易被忽视。
我们要像经营一架机器一样经营一个零件,也就是说,不要只把自己当成一个拿工资的员工,将目光放在过去表现的价值,而要体现出未来的潜在价值,让公司有欲望去培养和提携你。
尽管我们还只是一个底层员工,但是我们仍然要有大局观,知道自己的工作在项目中发挥一个什么样的作用,站在管理层的角度分析决策的指向性,站在公司角度上理解管理人员的分配,而不是为自己眼前的一点点收益斤斤计较。
人要求发展,就不能目光短浅,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要有足够的学习能力,要有毅力和韧性。学习的脚步如果停下,我们最多只能做一个抱着经验的老者,而这对于有追求的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怎样让自己升值,是许多人花费许多时间在做的事情。
升值不是自己说了算的,当我们学到一样知识或者一种工具时,只有把它掌握了,运用它做出一定成绩了,让人感受到了,你才算是升值了,因为我们的价值不是我们自己评判的,是否对公司有利,管理者有自己的评选眼光,如果我们的符合他们的要求,他们自然就会给我们提供另外一些表现的机会。
不要做一个潜水党,想要升职,就不能当一个透明人,要积极主动与领导沟通工作上的困难或者心得,刷存在感给我们的优势是,当一个晋升岗位两个人都可以胜任时,领导也许会凭借熟悉度和印象来做出决定,所以,刷存在感体现了我们的积极,也会给领导留下较深的印象。
当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时,想要升职加薪就要大胆提出来,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扭扭捏捏私底下抱怨反倒显得不够光明磊落。当然,提出升职,凭借的不是我们的舌灿莲花,而是表现出来的潜力,也就是我们的价值和预期能够给公司带来的利润。
总之,不要停止学习的脚步,不要畏惧被他人聚焦,先让自己升值,升职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2017-11-03再给我一分钟
再给我一分钟
有多少人,总在一分钟之内迟到,总在下一分钟完成,似乎我们总是缺少一分钟的时间。
一分钟的时间真的有那么关键吗?一分钟时间可以做些什么呢?一分钟,我们能做的就只是伸两个懒腰,打几十个字,喝两口水,或打开一个游戏的时间吧,一分钟太小,小到我们太容易忽略它,太容易蹉跎它。
什么时候的一分钟是难熬的呢?等红灯的时候。每一秒都得用数的,为什么?因为等红灯的时候,我们无法做其他事情,只能干站着等,又要保持注意力,耗到红灯转为绿灯。而平时的一分钟为什么那么容易过呢?因为可替代的事物太多了,想想如果我们什么事情也做不了,连发呆都不被允许,那么我们的每一分钟都是难熬的。
于是,可以发现,如何抓住一分钟的时间,就是将替代的这件事物变得有意义。而这一点非常难,干扰我们的东西太多了,周围不规律的声响造成的噪音,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手机里各式各样的消息,都在阻止我们专注完成自己的任务。
那么多有趣的事物可以在短短一分钟之内抓住我们的眼球,让我们深陷其中,这体现了商业发达的现在,营销人员的工作做得还是很不错的,相比之下,我们自己手头真正该做的事情就显得太不有趣了,当那么多人在想尽各种方法获取你的注意力,而我们只有自己一个人默默在抵抗,处境就不妙了。
隔绝那些诱惑所需的意志力或许根本不是我们能够做到的事情,那么就不要苛责自己,承认自己的人性存在劣根性,不要和它硬碰硬。当我们在网上闲逛时,我们是没有目的,不需心理准备的,我们期待惊喜,而工作或者学习前,我们总是要做一番思想斗争,而这一场争斗也成了最困难的事情,使我们迟迟不愿意下手。
所以,当我们着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做心理准备,先做再说,给自己准备的时间,就是给自己离开做铺垫,迅速动手就能迅速进入状态,当我们忙起来,大脑没空思考别的事情,专注自然就有了。
一分钟的时间,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可以把材料拿起来,把需要用到的工具摆好,那么从这一分钟起,开始干活。
2017-11-04保温
保温
热情就像突然放闸的水,倾泻而下,很快就流干了。热情本就是无法维持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经营,控制闸门放水速度,让水能够流地久一点。
生活中有太多三分钟热度的事情,一时的心血来潮,能带来一时的快感,但是快感难以维持,后续就会变成煎熬,因为后果是需要承担的,如果不承担,那就放弃,选择放弃的大有人在,守业更比创业难,同样的道理。
想要对一件事物保持永远的新鲜感,保持永远的热情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需求在进步,得到好的就想得到更好的,本就是人的天性,这一点无可指摘,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固守手中得到的东西,而是通过迭代更新,不断产生新的热情,以此来维系对手中已有事物的热情。
就比如工作,简单重复的工作,做久了就会烦闷,觉得没有出路,如果我们自己不做改变,这个工作只会让你感觉到越来越浪费你的生命。所以需要做的是,在没有新任务时,对手头已经熟练的工作进行优化,让原本的工作重新变得有挑战性,变得有新鲜感。
在感情上也是同样,感情需要经营,一时的激情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所以维系一段感情,就要不断做新的事情,比如约会、出游等,尝试做不曾做过的事情,不断创造新的新鲜感,不断创造新的共同回忆,否则,只守着热恋期几段美好的记忆过一辈子是不现实的。
总之,热情的持续需要保温,保温就是间歇性地小火加热,火大了容易焦,火小了很快就冷了。
2017-11-06大脑和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大脑和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现在的青年人容易产生知识焦虑,每天恨不得把一分钟拆成两分钟用,不断往自己的脑子里塞各种各样的东西,渴望能够增长见识,获得知识。而由于家庭工作的地域限制,我们很不容易走出去看看,甚至每日十几个小时坐在桌前。
年轻人很容易忽略自己的身体健康,因为当你没有病痛时,就会很难说服自己需要去注意身体,而当身体发出警告时,很多事情都来不及的。身体的作用不止是维持我们的感官和行动,身体是精神的载体,身体的体验带给人的知识比书里的更加有用,因为这一部分称之为经验和经历。
我们看书是为了弥补我们做不了的事,感悟不到的道理,我们需要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感悟智慧,而生活能够教会我们的一定比别人的讲述要有用,正所谓看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意思就是要有引路人,更要自己去走一趟。
更何况,生命在于运动,就算不是出去游历,只是身体上的行走奔跑,能够带给我们的益处也是不可估量。而在运动上,许多人存在许多误区,运动是为了强身健体,而不只是为了身材好看或者力量强大。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有一个科学的跑步方法,许多女孩子为了减肥而加大运动强度,并且没有掌握合适的运动方法,造成肌肉过度疲劳或者关节压力太大,这样即使瘦了下来,也容易留下一身伤痛,塑形是我们运动的结果,而不该是运动的全部目的。
大脑和身体需要锻炼,不动脑又不动腿,不是停滞不前,而是倒退。同时,大脑的锻炼需要方法和技巧,身体的锻炼同样需要正确的方法,才能让大脑和身体在路上稳健地前进。
2017-11-07人生进阶
人生进阶
怎样的人生是高明的?我们应该活成什么样子?怎样的状态是我们最终想要达到的?
影视剧中有各种得道高僧,他们朴实素净,却睿智过人,拥有超越生死的大智慧,他们能够看淡世间一切烦忧,不被红尘琐事烦恼,能够放下过往,超脱出自己的肉身,所以他们往往受人尊敬。似乎这样的境界也是我们想要达到的。
处事的智慧从生活中来,纸上谈兵容易,真正做到却极其不易,因为有太多我们无法控制的情绪流出,有太多我们无法放手的事物,无法洒脱就无法真正做到从容,无法做到从容,一切,再好的演练和台本都无法挽救局面。
一切的技巧都是不可持续的,一旦心慌了,技巧也会出岔子,所以我们在训练技巧时,也需要修心,让自己的心强大了,再困窘的局面也不会轻易打乱我们的心神。我们都想成为人群中那个能够成为主心骨的人,主心骨的稳重就绝不是只由技巧和能力带来。
另外,当自己变得优秀了,我们需要推销自己,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优秀,毕竟我们生存在红尘中,名利很大程度上成就人生的高度,所以我们需要主动去承担责任,展现自己的才华,勇于接受挑战,不为一时的输赢而大喜大悲。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活成一个样子,哪怕是那些高人,也不都是一张面孔,我们不能对照着一个形象把自己打磨成那样,而应该以自己为主体,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在不同情景里释放不同能量,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目的。
人生进阶,没有完美的状态,但我们能够做到掌握自己的选择,不轻易受外界影响。
2017-11-08自省是获得经验的最佳途径
节制、沉默、秩序、决断、简朴、勤劳、诚恳、正直、中庸、清洁、谦逊
自省是获得经验的最佳途径
不经思考,挫折就不能转化为经验,只有不断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思考改进,才能不在同一个坑里以同样的姿势摔倒多次。
言行举止需要得到反馈才能有所进步,我们看不见自己表现出来的状态,所以经常对自己的言行无知无觉,但是我们可以从别人的眼光中侧面了解到自己表现出来的状态,如果有一位朋友能够对你的言行进行有效反馈,但是再幸运不过的,但更多时候,我们需要自己给自己反馈,那就是自省。
言行经常手情绪影响,也就是说事前演练过,道理技巧都知道,但是做起来或者说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事情往往不会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当我们还没有掌控全场的能力时,我们就需要去摸索,如何让自己的言行少受情绪影响,更多跟随自己的理智走。
当我们做过一件事情或者说过一段话后,要及时进行复盘,在脑海中重现场景,回忆自己的举动和对方的反应,有哪些不妥当之处需要记录下来,并思考如何改进。很多时候,尽管知道了症结,但是下一次也许还会惯性地又犯相同的错误,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反省,不断强化记忆,使得这种处理方式或思维成为惯性,那么下一次就能够避开错误的几率就会大很多。
真正的知识都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是学习的最好途径,这比看很多很多理论和方法论的书籍要管用得多,书籍起到的作用也是强化思维记忆,但是书籍中的理论或方法并不是针对你的问题进行反馈,所以效果也就比较泛。而直接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研究,用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改进的办法也一定较为实用,不仅如此,犯过的错形成的痛会使你对此次教训印象深刻,起到的效果更好。
只有事关自己,才会真正让自己的精神集中起来,才能产生真切的急迫感,所以,自省是改变的前提,是获得经验的最佳途径。
2017-11-09所有人都在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我们要听谁的?
所有人都在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我们要听谁的?
自谦或者想要逃避的时候,我们会推脱说自己脑子笨,听不懂,不会做,网上有很多“老师”告诉我们你们不是笨,你们都是还没发光的金子,大部分人的智力都是差不多的,别人能做到的,你们也能做到,你们只是方法不对。
方法,是个很难啃的东西,更不用说方法背后的理论和逻辑了,大部分方法的可操作性其实很弱。当我们没有耐心看方法步骤时,我们又会自我怀疑了。其实,理论先行,是最难的途径。
我们都不笨,我们也不聪明,我们会有自己擅长的事情,但我们擅长一件事往往是因为擅长了、熟悉了,所以我们能说得头头是道,而不是因为学会了理论,就擅长了。所以不能想当然通过对理论的学习,来试图增加自己的技能,理论训练的是抽象的逻辑能力,而做好一件事,唯一的办法就是动手做。
我们总是寄希望于别人来告诉我们错在哪里、该怎么做,但是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我们的眼光总是放在别人身上,却忽略了对自己的观察,我们感悟到的东西才真正是我们的,别人的感慨我们最多只能说一句“是啊”来表达赞同,这种听来的感悟启发了大脑,获得的只是精神上的刺激,而不是我们的身体记忆,我们对此并无体会。
我们从别人的问答中积攒了很多问题的答案,但是我们没有想过,很多答案是我们永远用不上的,我们自以为知道的越多,境界就会上去了,但其实我们获得的只是理论和谈资。不是说理论不好,而是这种理论并不能指导我们接下来的生活。
人人都想通过各种方法提升自己的能力,但很多时候事实就是,有更多聪明的人挡在我们面前,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件事情我们不能做,而是已经有了更好的人选去做,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应该选择去做那些聪明人不想做的事情。谁说聪明是优势,聪明从来都不是优势,聪明只是一个好听的词。
我们需要做的应该是积累自己的生活经验,领悟自己的人生智慧,关注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关注自己的感受,以自己为主体,而不是以那些方法步骤为主体,我们要让那些方法理论围绕着我们运作,而不是我们围着方法理论团团转。
我们不是没有领悟力,我们埋没了自己的领悟力,因为我们总以为直接从别人那儿拿来经验简单方便,可是别人的观点需要虚心接受,但不能照单全收,我们能复制别人的理论,却无法复制别人的经历。
2017-11-10行动要迅速,赶在大脑反应过来之前
行动要迅速,赶在大脑反应过来之前
理智并不会时刻在线,反应时间越短,智力的运用就越少,因为蜥蜴脑对事物的反应总是会快于理智。
但是人的反应速度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刻意练习的关键就是建立心理表征,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一种情景时,不用大脑再去思索就能迅速做出正确反应。理智是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的,我们新接触一件事情时,一定会觉得有点困难,需要去了解,需要用脑子记忆,但是当我们有了经验,再面对相同事情时,我们就能省下思考的时间,直接做出判断。
蜥蜴脑对感官的反应很敏感,所以,形成心里表征,就是让大脑有一个迅速反应的图纸,场景再现,大脑中迅速调出图纸进行处理,而不是用逻辑和思考再对问题做一次剖析。
没有经过训练,人的应激反应容易做出让我们后悔的事情。比如销售人员的忽悠,在理智情况下,我们应该是会拒绝购买那些我们不需要的东西,但是在销售人员舌灿莲花的攻势下,我们稀里糊涂就买了,因为当下的我们并没有反应过来,就容易让销售人员的话术牵着走。
而经过训练的人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他的大脑返回的即时反馈就是拒绝,或者可以直接指出问题所在,能够清楚告诉销售人员我不需要这样东西。因为他对这个场景的心理表征在重复练习的过程中被修改了。
所以,很多时候不是聪明人的反应速度快,脑子灵活,他们在那个当下也并没有用理智的大脑去处理这件事情,同样是使用即时的反应,只是他们的经验使得他们形成了和我们不同的心理表征,使得应对的结果不同。
别人容易利用我们蜥蜴脑的弱点控制我们,我们也能利用它来完成我们想要达到的状态。比如,当我们想要开始一项工作时,不要给自己反应时间去思考这件事会有多难,而是迅速拿出准备材料,打开要用的工具,摆出工作的姿态,在大脑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抢先动手了,不等大脑后知后觉,大脑已经在工作的氛围中了。
我们不仅要有深思熟虑的能力,还要训练自己大脑反应前的行为,这样,当行动快于大脑时,行动仍然能够按照我们给出的清单——心理表征行事,毕竟,默认的初始反应机能经常给出我们不想要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