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香令,词牌名。此调系北宋词人苏轼所创,调名就取自“惜香爱把宝钗翻”句。此词调以苏轼《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为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共五十六字。
全文如下: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背人偷盖小蓬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缱绻缠绵的男女情谊且不论,“惜香爱把宝钗翻”,我只取这份珍惜之意,珍惜那稍纵即逝的香气。
前几天真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一字一句简直憋的辛苦。我们不是每天都有事可写的,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每天都有点可爱的事值得记录?
我的香道组今天到了,下午兴冲冲地去铺香灰打香篆,把香点起来的时候,觉得真是在参禅悟道。
我看过很多次,正经来做这是第一次,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事其实困难。其实说做也简单,三个动作啊,铺灰打篆点香,像不像一口气就能完成的步骤。只是啊,香道以何称“道”?香灰要铺成平整无痕,香篆要打成平滑流畅,点香也要轻手轻脚,不至于破坏已成的香篆香灰。这是雅事啊,其次的诸如香席干净整洁,行香姿态优雅,都应当是基本操作吧。你还会觉得简单么?那么就自己试试吧,每一个步骤都足够手忙脚乱。
我香灰铺不平,我香篆添不好,我提不起篆样点不起火,香灰香粉都轻飘飘,我做个深呼吸都能扑一脸,香灰香粉能落一整个香席,就不说仪态和席面了,更重要的是,浪费。你知道他们对着这一毫一厘的小物,一直都在说珍惜。
这当是第一件要事。真正能物尽其用,一点都不浪费,可以做一生的修行。惜物之心是很宝贵的心情,牡丹亭有“踏草怕泥新绣袜 ,惜花疼煞小金铃 ”,苏东坡也“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这都是爱惜,爱惜我们目之能见的花草虫鱼,爱惜我们的衣食住行的器物工具,自然也包括爱惜我们的身体心情,爱惜我们可及不可及的世界万物。突然就觉得,相信万物有灵,真的是一件需要极尽温柔的事。踏地怕地疼。我们要轻轻的温柔的去做,像香道中对香灰香粉,真的是呼一口气都会灰飞烟灭呀。
第二件事,我想是一心一事。一次只做一件事,脑子里只这一件事。像香道茶道这种传统技艺,与其说技艺,倒不如说是自我修行,比起难度,它们重要的是练度。不是很复杂的事,可一步一步都能精益求精,一步一步都要求全心全意。你会渐渐地把步骤熟记于心,你会渐渐地习惯姿势优雅,你会渐渐地手不抖不晃,人不急不躁,呼吸平稳,心中自在。这当然是修行,修心炼性,要认真专注,要耐心练习。这是件很慢的事,我也因此不理解它们为什么会在现代发展出来一种表演,也许,对行茶者和行香者,这是一种心无外物的考验,对观众,就成了一种平心静气的召唤吧。
说了这么多,打香篆这件事,只是香道学习中最最基础最最日常的一个分支。其他的像辩香调香,更是很高深艰涩的学习了。这个柏香的香粉是茶粉色,我很喜欢这个颜色,味道是有一点呛的,毕竟不是多么好的香料,然,我还是在这样的袅袅的烟气中有所获得。
这里还有一首翻香令,是明末清初词人屈大均的作品:
香魂煎出怕多烟。为焦翻取气还鲜。玻璃片,轻轻隔,要氤氲,香在有无间。莞中黄熟胜沉栈。忍教持向博山燃。且藏取,箱奁内,待荀郎,薰透玉婵娟。
说的应当是隔火熏香,也是香道的一种。
说起“道”来,我想,应该是用心做一件事,有所得就对了。日常一百事,何处没有道理?并不是什么玄之又玄的事了。
翻香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