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直想看但没看的《何以为家》,一个多小时的片长,看得我压抑、心酸、无助。那个只有12岁的孩子,在破败不堪的贫民窟里穿梭,他白皙的皮肤,瘦弱的身躯,一双很漂亮的眼睛,熟练地抽着烟,只是他的脸上没有笑容。
我在这部影片中哭了三次,第一次是妹妹萨哈被她的亲生父母送到那个杂货铺老板家中,即便撕心裂肺的哭喊,拼尽全力用双手拉扯,可是仍然没有阻止这个结果的发生;第二次是赞恩拿着蓝色的塑料袋在另一个城市的糕点房前,问着有没有便宜的果汁时,一个陌生的男子将自己刚拿到的卷饼送给赞恩,因为这部片子真的太苦了,一个卷饼也让我顿时哭出了声;第三次哭是因为影片的最后,几乎没有笑容的赞恩当听到是拍身份证件的照片时,脸上露出的最温暖、最开心的笑容。
听到身份证三字时,他笑了。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的心中不停在想着:为什么!这个孩子为什么只能过这样的生活!!
于国而言:当和平不再,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
我们真的很幸运能出生在这样一个和平安定的国家。在这个世界的某一片区域,战乱纷飞,大批的孩童成了孤儿,他们流离失所,无处为家。当我的表弟因为一个冰激凌而向他妈妈哭闹的时候,那个地区的孩子正因为失去家园而默默垂泪;当我们和家人一起聚会时,那个地区的家庭因为战争而无法团聚;当我们拿着护照出国玩耍的时候,那个地区的孩子可能连一张身份证都无法办理。
看着香港的gd们带着黄色帽子,用口罩遮住自己的脸,用自己心中所谓的“正义”,在街头示威、打砸的时候,心中只有一句话:what a shame!问问那些处在战争中可怜的孩子们,他们渴望什么?他们渴望的是能够睡觉时可以枕在枕头上,是当有人敲门时,自己想开就开,不想开就不开。他们渴望的是上学的权利,他们渴望的是能够有一个温馨的家。而gd们在干什么,他们在煽动战争,用愚蠢展示自己。
古往今来,战争苦的永远都是百姓,看看那些孩子们眼中的惊恐和绝望,没有和平,就没有一切,能活着,都不容易。
于家而言:为人父母,要生更要养
除了极个别不配为人的父母,我相信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坚定地爱着自己的孩子。电影中的赞恩在少年监狱中通过电视直播说出自己要起诉父母的诉求时,我深深地理解这个孩子内心的无助与辛酸。他的父母是可以生了六七个孩子后,仍然继续怀孕的人;是因为需要继续租住房子而将自己11岁的女儿嫁给一个不知比她大多少岁男人的人;是在赞恩失踪很多天后回家仍将他痛打一顿的人。这样的父母真的就是管生不管养的父母,可是同时他们又是没有办法去抚养孩子们的人。赞恩的父母是矛盾的,更是可恨的。因为赞恩的起诉父母的诉求很简单——就是不要让他们再生孩子,因为再生下来的孩子也是一样,吃不饱穿不暖,如果是个女孩可能还要早早被父母嫁出去。
这个年代,有一部分人在结婚以后选择不要孩子,理由很多,比如“空气不好,世界很复杂,不想要小孩”、“承担不起扶养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长大的责任”、“我连自己都没活明白,更不要说当好一个母亲了”、“一,付不起责任,二,世界不美好”……这些理由都在说明一个事情,没有生养孩子的准备。影片中赞恩的父母难道就有生养孩子的准备吗?显然没有。他们连自己都养不活。因为性的欲望,因为生理上的愉悦,他们不断地让生命降临到这个世界。
这样的父母,是在保护生命吗?不是!他们是让这些生命来这个世界重蹈他们的覆辙。为人父母,要生更要养。
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因为这些可能是一些人乞求一辈子也无法得到的
仔细看看自己的身份证,它切实的证明我们的合法存在,可是还有一些像赞恩一样的孩子,他们甚至无法获得属于自己的证件。像这样的事情,我们敢想吗?难以想象我们会以“黑户”的形式存在于这个国家(当然,之前由于一些原因也会有这样的人存在),难以想象我们甚至连上学的权利都没有,难以想象我们可能十几岁就要嫁出去。以上的这些很久以前也存在过,可是现在,几乎没有。可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别说上学,很多孩子就连生存都是问题。当我们斤斤计较妈妈做的饭不可口的时候,那些孩子正带着弟弟妹妹在街上乞讨。我们所拥有的东西真的应该好好珍惜。因为,它们是那些无助的人乞求一生也无法得到的东西。
何以为家。何处为家?
家是幸福的港湾,谁不期盼在一个小房子里,一张温暖的床,一个舒适的枕头。有着父母最暖心的笑容和叮咛。谁不期盼呢?我想,很多人都拥有这样的生活吧。可是,你为什么不开心呢?
比起无家可归的他们,我们不是幸福太多太多吗?
影片的最后,赞恩去了挪威,并且和家人们住在一间温馨的屋子里,他也入学接受了教育。白皙的皮肤,好看的眼睛,没有叼着香烟,而是穿着黑色的羽绒服,带着暖和的帽子,在那里开心地生活。
赞恩是幸运的。只是,其余的孩子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