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是分工社会。
而分工越精细,不同行业的知识就越无法共享。就比如,同样是外科医生,眼科医生和骨科医生的知识交集就很少。
但是,知识世界里也有这样的努力:试图打通不同学科、不同职业之间的知识壁垒。
知识为什么能够融通?
我听到过有两个理由:
1.上帝创造世界,一定不会用复杂的规则。如果各个学科分头发现的规律不一样,那说明我们还没有看到上帝兜里真正的底牌。
2.基于一个很奇妙的洞察。
一个行业为什么有别于其他行业?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工作对象不同,更是因为它经常会处理某一类极端情况,并积累起相关的经验和知识。这些极端情况,其他行业也会偶然遇到,所以这些经验和知识也就必然会迁移到其他行业。
一个行业,不仅要对它的产品和客户负责,还要对整个人类的知识积累负责。
比如说,医生的日常工作对象是病人,但是他们经常要接待情况不明的急诊病人。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做出攸关生死的决定?这份经验,是不是对其他行业也有用?
再比如,火箭科学家的工作主要是发射火箭,但在人类所有职业中,这个职业的特殊性还在于,经常要面对“耗资巨大,事先无法彩排,还不允许失败”的极端情况。这份经验,是不是对其他行业也有用?
又比如,天文学家研究的是宇宙,但他们承担的独特挑战是:如何在信息极少且不能做实验的情况下,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这份经验,是不是对其他行业也有用?
还有,军工业有一个词,叫“军工六性”,也就是军工产品应该具备六个方面的性能: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安全性、保障性、维修性和测试性。这里面的每一个性能,拿出来,其他行业是不是都可以借鉴其中的经验呢?
每一个行业,就算是相隔甚远的领域里创造出来的知识,也完全有融通的可能。
现代社会每分化出一个行业,它都肩负着两项使命:
1.处理特定对象。
2.积累特定情境下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将成为人类共有的财产。
而这种现象,我们叫做“启发”。
一个爱阅读的人知道,各行各业的高手,并非渐行渐远,他们不过是在为我们分头探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