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微弱的亮光 @ 《变量》

微弱的亮光 @ 《变量》

作者: 月光下的悬铃木 | 来源:发表于2019-03-02 21:30 被阅读3次
    豆瓣评分.JPG

    2018年12月31日晚罗振宇的跨年演讲的末尾,罗胖强烈推荐何帆的新书《变量》。最近本没有购书的计划,但最后还是决定参与此书的预购,14天后收到实物。

    先说我选择预购的理由,也是推荐这本书的理由。

    书的封面上有这样的三句话:“这套书的写作时间跨度是30年。我会每年写一本书,一共写30本书。记录中国历史上一段最激动人心的时期。”

    这就是何帆写作的计划,一年一本书,记录未来的三十年。就像罗胖2016年发誓要做20场跨年演讲一样,就像我尝试一年写52篇周记一样。

    坚持与长期主义真的是令人着迷和欣赏的事情。

    另一个理由便是中信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的书给我留下了很大的印象:《人类简史》《从0到1》《娱乐至死》《谁动了我的奶酪》《幸福的方法》《贫穷的本质》《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等等,每本书都值得一读。

    基于三十年写作计划的坚持对中信出版社的认可,我参加这次的预购。

    全书17万字,定价59 RMB。读完喜忧参半,豆瓣评分介于3星到4星之间。

    全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讲述自己写书的目的和观察中国的方式,2-5章用四个现象,或者说故事去支撑其对2018年中国观察的结论。

    大树与慢变量

    先说何帆先生观察并记录中国的方式:通过观察大树的方式去观察中国。不用习惯的广角去观察一棵树,学会各种角度:

    从高到底看;从低到高看;观察落叶如何腐烂;种子如何落地;霜冻以及干旱对树的影响;观察鸟巢以及虫害;甚至观察整片的森林,因为没有一棵树是孤立的。

    你关心的并不是那一片叶子、一颗果实,而是这个棵树的母体。当我们像观察嫩芽一样去观察“新变量”的时候,我们想要了解的是中国这棵大树的母体是否依然健康。
    大树的模式是多维度的,它通过观察嫩芽和新枝,并不断把目光拉回母体,帮助我们去体察母体的生命力。

    我的理解便是:何帆先生通过自己一年的走访,记录当年在中国发生的故事和现象,总结出“新变量”,在慢变量中寻找小趋势。

    何帆先生在2018年的旅途中找到5个新变量:大国博弈、技术赋能、新旧融合、自下而上和重建社群。

    小趋势

    慢变量对应的便是小趋势。

    “小趋势”是罗振宇2018“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的主题词。在罗振宇的演讲中,“小趋势”的定义是影响趋势的趋势,带来改变的改变。它很小,而且不是发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它是通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才滚动到我们面前。

    在《变量》中,小趋势的定义是占人口1%的群体出现的变化,也便是小众的主流。

    结合罗振宇中对于小趋势逻辑中的一个例子:

    对于卖东西的人而说,2012年前有网络电商;
    2012年出现了微信电商;
    2013年有了网红电商;
    2014年开始了O2O;
    2015年出现了社交电商;
    2016年有了拼团;
    2017年开始了直播电商;
    2018年新兴短视频带货。

    于我而言,这些都是小众的主流,因为习惯京东与淘宝。但不妨碍这些小趋势对于个体的影响,这些小趋势中,拼团拼出了拼多多上市。

    以上就是所谓的小趋势和慢变量。


    概念的提出确实很有意思和心意,或许个人的境界还不够高,觉得喜忧参半。

    书的内容很精彩,可我在阅读的过程却产生了很多的疑惑。而在这,我就将我的思考放在这:

    技术赋能

    第二章说技术赋能,其实就是给技术找应用场景,无论是新疆无人机喷洒农药,还是酒店的服务机器人,强调的是技术的场景应用。

    书中最后一章讨论技术发展路径时,给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通过专注于应用技术的快速应用,从应用技术反作用于核心技术,用强大的市场力量诱使核心技术与自己一起演进的战略。

    我也可以找到支持这个论点的论据:中国的高铁为什么这么强,不就是中国有巨大的铁路市场,技术的应用推动核心技术的发展。

    但为什么大飞机项目进展缓慢呢?

    新旧融合

    第三章讲传统企业如何应对互联网的挑战。其中提到了“新造车运动”,但这股“造车运动”却陷入困境。对于陷入困境的原因,属中国给了这样一个解释:互联网行业善于应用大数据,但传统行业的优势是小数据。大数据容易获得,小数据不容易获得。

    在我看来:这段的阐述并不能很好的解释制造业对抗互联网潮流的挑战,为何手机这类的制造业像是互联网应运而生。

    从数据的角度可以解释某些产业为何难以超越,比如芯片等硬件设计,靠的大量失败堆积的小数据,这些数据不止于时间和金钱。

    同样对于现代医学而言,循证讲究的是多中心的大数据。但用户的体验以及个性化的诊疗就是小数据。用同样的理论,医生不能被AI取代就在于对小数据的把控(或者说是经验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自下而上

    第四章讲述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书中说中国真正的城市化是从20世纪90年代之后才开始的。

    为什么是这个时候?书中没有给出它的答案。

    我的理解是由于90年代户籍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推动着城市化快速发展。

    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是全国城市发展的同一模式:卖土地增加政府财政、基础建设招募大量农民入城、农民有了钱在城里买房子、最终城市化。

    同一的模式是自上而下。

    而所谓的“自下而上”是无法复制的,虽然书中讲述了东莞和义乌的案例,但是都不可能在另一个城市复制。

    说的好听些,是发动群众路线,是群体的智慧,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说的俗些,就是日子从来没有好过,穷则思变。

    社群重建

    第五章讲述的是集体生活,房产界的“四大神盘”聚龙小镇、阿那亚、成都麓湖生态域与杭州万科良渚文化村。居住区的社群重建类似于乡土社会秩序的重建,通过形成友善、互助的社群提升人的幸福指数。

    择邻而居是形成成人社群,而范家小学是儿童社群重建的案例。在留守儿童学校中,缺少对于升学的执着,所以每个孩子都是按照个性成长,而这就是素质教育。“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本就不健康。

    书的最后给出了未来的收入分配曲线:

    干脏活、累活的劳动者收入会提高

    受过专业训练的熟练劳动者收入水平更高

    最具有创造力的天才人物水平最高

    收入最低、就业最困难的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以此告诫自己。

    最后,全书充斥着“得到”的安利,确实有些烦。

    但这是金主呀,只能接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微弱的亮光 @ 《变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gr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