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大多数人在一个领域工作几年之后,往往会进入个人成长的瓶颈期?
这是因为我们在熟悉领域的知识、工作模式之后,吸收新知识变少,常常以个人的过往经验作为决策依据,个人能力成长的速度就会变慢。
二、如何保持成长速度?
1.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
学习并不是追求更多的知识,而是要寻找更好的决策依据。知识的增加不是成长,思考能力的提升才是成长。
2.个人成长的底层范式:
(1)用不同学科的原理做决策比个人经验更有效
这是因为,更多人的经验比一个人的经验更可靠、更广泛,严谨验证过的结论比个人随机的总结更可靠。用那些超越了个人有限经验,被人类严谨、反复验证的跨学科原理和规律做决策依据,我们做出正确决策的概率就会大幅提升。
(2)以思维模型为知识管理的基本单位时,就找到了打破学科界限的工具
过去,人们只是模糊地知道,很多知识背后的道理是相通的,但是究竟如何相通,是模糊的。当我们以思维模型为知识管理的基本单位时,就找到了打破学科界限的工具,能让一个人超越具体经验,站在全人类积累的各种伟大原理和公理的基础上成长进步。
因此,我们需要构建多元思维模型,把思维模型作为分析解决问题的工具,用抽象的多元思维模型洞悉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的杠杆点,才能获得快速成长!
二八定律告诉我们,不需要学习和了解所有的知识,我们只需学习各科最杰出的思想,去抓住最关键的要害,就可以解决绝大多数问题。
三、我们如何把多元思维模型内化为一个人的深度洞察力?
1.对跨领域问题学习要寻找问题“同构性”“相似性”
2.派珀特原则:“思维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些步骤不仅需要获得新的知识,还需要获得新的管理方式来运用已有的知识。” 所以我们需要运用思维模型不断的解决问题,才能把思维模型内化为洞察力
四、如何构建多元思维模型体系?
1.明白什么是思维模型,分析它的本质
2.知道如何高效学习和掌握思维模型
3.掌握如何把跨学科的思维模型融入一个知识体系
4.逐步锻炼如何综合运用跨学科思维模型解决复杂问题
五、学习实践中应有的认知
1.我们要学习的不是具体的答案,而是如何发现答案的过程。
2.充满好奇心、愿意探索各种问题背后的有效策略、发现现象背后的原理和规律。不是把学习当作任务和困难,而是把获取智慧当作一种道德责任。如果不弄明白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会罢休。
3.相信“以慢为快”、有长周期视角。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才能真正理解复杂现象背后的规律,找到真正有效的策略,而复杂问题的规律也需要一定长的周期来体现。
4.当我们涉猎很多个领域的知识,并且能够在长视角下思考问题时,我们就会逐步形成与大多数人思考分析问题时不一样的格局和意识。在这种全局性认知的能力下,我们会在一些瞬间获得灵光乍现的洞见,而这种少量的洞见可能极大地改变你的人生。而人生不需要每件事情都取得成功,只要在少数重要而关键的选择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就能影响一生的轨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