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人又吵又骂,不让我再干下去了。小区大门也是,要七八点才开,怕是干不成喽”。
“老倌和亲戚又叫又骂呢,问我是不是老实缺钱呢,这种时候还天天往医院跑。还有,我们小区开门时间太晚了,等他们开门了才来上班么,事情做不完了,怕是干不成喽”。
这是科室两句保洁大姐这几天经常跟我讲的话,意思只有一个:
她们很害怕!她们的家人也很害怕!
是啊!面对疫情,面对每天铺天盖地的信息,面对时刻都在增加的病例,谁会不害怕呢!更何况是相关知识缺乏的保洁大姐。
(一)做好身边事,保护身边人
12年前那场风暴,我没多想就报名加入医院应急梯队,参加培训和演练,一旦收治病患,立刻进入隔离病区救治病患。今天,又一次进入风暴之眼,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花了大约半小时时间,我简单评估了一下目前的现状。
首先,我们夫妻都在医院上班,尤其是爱人,在放射科,属于窗口科室,有极大机率最先接触病人,所以,做好我们的自身防护是最重要的事情。上班,严格按照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服务,按要求坚持一级防护、经常洗手、督促落实好工作环境的消毒工作等。同时,严格管理好科室备用的防护用品,做好打长久战的准备。下班后,除买菜之外,坚决不外出。父母均是慢性病,需要常年服药,买好药后都是隔着栅栏门远远地递出去,叮嘱他们除了买菜尽量呆在家里不要外出,一日三餐一定要正常地吃,规律作习是形成良好抵抗力、抵抗病毒的基础。
其次,我们夫妻各自都带着个几十人的小团队,这些团队成员都处在风暴中心,每个人的心理反应都不同,表现出来的行为也是千差万别。比如,有的人,尤其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年轻人,他们的行为一般就是三个字:不重视!该吃吃、该喝喝,仿佛疫情没有发生一样。而有的人,又太过谨小慎微,但凡碰过的东西,消毒了一遍又一遍仍然不放心。面对着这样的团队,该如何带着他们有效地应对这次疫情的来临呢?重中之重的当然是疫情相关的培训,随时传达更新正规渠道的各类疫情相关知识,包括疾病诊治要点、防护措施。还要随时引导好团队成员,积极发挥每个人的微小力量,尽量保证自己和家人把关注点放在理性面,相信国家相信单位,不信谣不传谣,保证整个团队拥有正常的心态和强劲的战斗力。
做完了上述的事情,我们几个有心理学基础的同道又商量了一下,看能不能利用自身的心理学优势为社会做些什么。一拍即合,说干就干,本地心理咨询团队里的几名咨询师本职工作是教师,正好利用假期发挥余热,加之剩下的几名又正好是医疗单位职工,正是需要辅导的最大群体。于是,有人出人,有资源出资源,马上链接到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为我们提供了心理援助志愿者培训,帮助我们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奠定了基础。也许这个小小的团队实际上也做不了什么,但是,让紧张焦虑的老乡们有渠道倾诉应激情绪,让闲暇的人有事可做,让所有人都对未来充满希望,何乐而不为呢?但愿这支小小的团队能在这次风暴里为有缘人点燃星火!
(二)静待花开
过去的一年,工作量特别大,休息时间也基本被各类事情安排满了。下乡、处理老家各种事宜等,占满了所有休息时间。那时就想,如果有时间,一定睡它个三天三夜,好好的休息一下。
猝不及防地,因为疫情来临,出不去了,却突然有点懵。
睡觉,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刷手机,半天不到眼睛痛到睁不开;追剧,颠倒白天黑夜;打扫,几十平的小房子也没多少活.....
原来,突然闲下来,不懂安排时间,也是个麻烦事。
无意中听了得到的罗胖精选刘润老师的 “在家办公,想要提升效率,怎么办?”课程后,发现在家工作这件事情并不容易,稍微不注意就会沦陷在碌碌无为、浑浑噩噩中。
醒悟过来,马上调整,从按时吃三餐开始。
07:00开始做早餐,07:40左右吃完早餐,送爱人出门上班后,听听书、看看正规渠道的新闻、写写东西,随时关注自己团队人员的心理需求,尽量想办法满足他们。11:00做中餐,12:00左右爱人下班一起吃饭。13:00左右午休40分钟,起床后洗洗涮涮、收收捡捡,17:00开始做晚餐,18:30分左右爱人下班一起吃饭,唠唠当天的日常,相互鼓励和提醒一下。晚上,一起看个电影,然后休息。次日起床,重复上述流程,日子过得像是退休。
对于现实中的医务人员来说,面临如此大规模的危机,无论是工作时还是休息时,内心的那种无力感无时不在。那种无力感仅并非于个人,而是整个人类物种面对陌生威胁的失控而来的无力感,个人微小的能量,根本无法抵抗。能做的,就是告诉自己:活下去!
此时此刻,我们就在风暴的中心,能做的,一线人员落实措施,做好防护,服务病患。后备梯队,做好培训演练,随时等待前线的召唤。
然后,等待疾病发展的拐点出现,静待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