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这个概念是离不开光的,没有光线,色彩就无从谈起。一个物体呈现什么颜色,是与该物体能够反射和吸收什么类型的光线息息相关的。
色彩在摄影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不谈黑白摄影,尽管有些时候黑白摄影通过震慑人心的明暗光影对比在传递感情色彩方面建立了不可替代的独到优势,色彩在传递思想感情方面相对于黑白有着压倒性的优势,人类发现黑白摄影有趣,是因为在技术上曾经只能做黑白摄影。现在黑白摄影的泛滥,只不过满足很多人的怀旧需要罢了。
一句话,不是什么片子都适合做成黑白,感知色彩是自然赋予人类的能力,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和挖掘它。
什么是色温?
几乎每个摄影入门者总是听到关于白平衡这个词,到底有什么用?简单的说,一个白色物体,如果拍出来不是白的,那么说明环境光是有色偏的,通过调节相机的白平衡,事先告诉相机,色偏是什么情况。
比如说,如果白纸拍出来发红,说明光线色温很”暖“,那么就需要把告诉相机拍的”冷“一些。
人眼比相机聪明得多,会自动调节色温来告诉大脑正确的颜色,所以你看到即使是发红的白墙,你也知道它确实是白的。
上面两个图,拍摄于前后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除了时间上的差别之外,另一个区别是第一个片子曝光时间稍微长一些。两个片子都是利用了相机的自动白平衡,结果颜色完全不同,后期处理时我保留了原来的色偏。那么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我记不住了,相机也是瞎猜。
其实哪一个也不真实,甚至没有真实的。因为色温是主观感知,每个人感受会很不一样,受大脑信号的欺骗,你永远不可能知道真实是什么。就像色彩一样,相同的色彩给每个人感受可能都是有差别的。
但是总体上人们还是对色温的暖和冷是有基本共识的,红,粉,橙等偏暖;而绿,蓝,紫等偏冷。
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相机对颜色的感知其实是瞎猜,所谓的原汁原味的颜色根本不存在,相机捕捉到光信号之后,在转化处理成图片的过程中是由相机软件加入了自己的想象的,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相机拍出来的颜色风格很不同,总体来讲,佳能相机在暖色调方面层次感优于尼康,尼康在冷色调方面的细节保留方面更好一些。这个也不是一概而论,不同人也有不同见解。
色温的单位是K(开尔文), 上面的图描述了K值与色温的关系,在5500K左右的颜色的光我们叫做”理想的白光“,摄影棚所用的影室光,以及我们相机的闪光灯,色温就是这个数值。数值越小,颜色越发红,比如说烛光;数值越大,颜色越发蓝,比如说荧光灯。等等,好像有什么不对……
这个与常识正好相反,数值越大为啥居然是越冷?我也不知道。他们就这么规定的。
好吧,其实我知道,只是这个非常难解释。你可以这样理解,一个物体如果相机拍出来偏冷,为了让它看上去正常或者偏暖,我们需要用高K值的设置,告诉相机我这是冷光环境,你得把颜色弄暖一些才是我想要的颜色。说白了就是冷就加温,而不是说冷就是高温。再说白了,就是相机色温的作用是为了补偿色偏,而不是加深。
如果还不明白,硬记吧,反正不重要。
重要的是,色温到底有什么用?
举个例子,通红的晚霞,相机咔嚓,拍出来一下晚霞居然是黄的!为甚么,白平衡没搞清楚。好吧,手动设置白平衡为高数值……好了,重来一张,等等?晚霞哪去了?
我们再一次知道了相机的无能,它除了瞎猜什么也干不了,所以原汁原味的景色不可能出自相机,那么只能靠我们了,靠我们对景色的回忆,和电脑软件远远比相机软件强大的事实,我们依靠后期。
再次回到上面两张船图,两张的味道完全不一样,既然无法知道哪张更真实,那么哪张更好呢?
不一样的色调,体现了不一样的感情色彩,至于真实的场景,有那么重要吗?摄影是艺术创作,色彩是创作的一部分,表达了作者要传递的信息,让你感慨过的就是美的。因为美不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而是客观事物在你眼里的样子。
图文:东八区影像 DX downflyer 欢迎交流
关于东八区影像
我们的老师生活在国外,从打基础初期就耳濡目染全球各类摄影风格流派的顶尖作品。审美决定作品高度的上限,不是技术,我们不缺技术,我们缺少国际化视野 (VISION),只有看过更多风格流派的作品,你才有自己的更高阶的认识,在更高的审美视角上建立的风格,好比是在更高的山岳上铸就的烽火台,必然更加精巧和瑰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