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步步构建高效简洁的Sketch设计文档

一步步构建高效简洁的Sketch设计文档

作者: koalachen | 来源:发表于2018-08-19 10:37 被阅读128次

从文章的题目可以看出来,这里笔者想要解决的是设计过程中怎样更高效的出图、并与上下游合作的问题。在开头我们可以先用5W2H简单看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必要性。

灵魂拷问

这样做的原因(Why)

面对同事交接过来,有时候未经整理的symbol、图层,大家也都想大声呐喊说“Don’t make me think”。其实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样的心理模型能够帮助大家形成关于sketch文件结构的统一认识,更好地让它为自己、为大家所用。既然注意到这个问题,我就希望能够解决它。

目的是什么(What)

对自己:提高创意思考之外,具体落地成图的效率

对大家:提高上下游协作的效率(不因为文档质量影响大家的革命友谊)

形成更专业的设计文档,保证出图质量

负责人是谁(Who)

可以是设计团队中的任何一名成员;是谁来具体执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能够在统一文件格式和规范这一目标上达成一致。

什么时机最合适(When)

任何时刻,对别人交接给你的文档感到抓狂?感觉自己的页面结构不太整洁又不知道该如何入手?意识到问题的存在,那事情已经完成了一半啦。

从哪里入手(Where)

尚在设计进行中的文档、亦或是完全新建一个文档,甚至设计已经实施了,你想整理一遍,也不是不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规范来整理,从命名开始,例如 “Wireframe template v1.0”. (笔者从事的是交互设计这一阶段的工作,具体内容会更多地以线框图为导向)

怎么做(How)

Emmm…问得好,文章的剩余部分将给出答案

做到什么程度,产出如何(How much)

我们也可以建立一个MVP模型,立足自己当下的情境,设立好目标,慢慢的改善/迭代设计文档。笔者这里介绍的方法也很难说是最好,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确实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利用sketch提供的功能,达到文档简洁易读的目的。站在我们这个岗位的角度,最明显的产出就是:改图成本下降;沟通成本下降;同事满意度提升;如果你是笔者这样的强迫症、整理癖,那还会有一点:日常工作中停下来打量打量整洁有序的文件,美滋滋(嘻嘻)。

这样一看,似乎系统性地整理文档还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笔者建议的流程。

具体实施

1-层级和分类:建立清晰的文档结构

1.1 文档内容

Sketch文档是按照Pages-Artboards这样的层级去构建的,页面-Pages是所有界面-Artboards的容器,这一思路想必来源于纸面原型。

目前我们将Pages分为:1)线框图-Wireframes;2)页面流程图-Flows;3)组件-Symbol;4)垃圾箱-Trash can

1)页面中,我们将绘制具体界面,2)页面中,我们会梳理流程与标注并输出。

1.2 外部资源(library)

Sketch Library能够帮助大家对组件库的Symbol随取随用,且能在组件库更新时一键同步,对于加速原型图的绘制至关重要。

一个针对线框图绘制的library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分开而不是合并,更多是考虑到它们各自的使用频次):

    1-通用icon库(中性风格的icon一套)

    2-通用颜色库(个人癖好,在绘制线框图时黑白灰都用有限的几种…)

    3-输出物格式与标注系统(版式、标注格式等)

    4-组件库

Library与Symbol的使用,也值得细细道来,笔者将另外起稿一篇文章探讨其中的细节。

2-由整体到局部,绘制具体页面

2.1 区分模块

像在白板上划分区域一样,按照主要流程划分绘图区。

2.2 界面命名-聚焦用户目标

我们习惯于将所有界面设置为Symbol,而在流程图中放入它们的instance,从此自动更新,一劳永逸。但如果流程图顺序改变呢?往往需要替换界面,这时如果界面数量众多,它们的命名就变得至关重要。

这里我通常采用这样的结构:Screens/Module-name/task。(使用斜杠后,在Symbol中同一层级的页面将被自动归类)

2.3 建立格栅系统(可选)

格栅的使用取决于个人的工作习惯,笔者是会在设计较大屏幕(平板-web)时,通过格栅帮助自己快速布局和定位。

8px vs 10px

Medium上的设计师都在推荐与Material Design类似的8px格栅系统,但据我了解,对于习惯于IOS的许多设计师来说,5px或者10px为一单元似乎更符合大家长期以来的认知。

Nudge it (Nudg.it)

如果使用8px格栅,记得使用Nudge it 插件来重设一下Sketch的移动单位。

2.4 块 - 点线面

新建完界面后,可以从深浅不同的色块+组件名开始,构建每个界面的整体布局。先想清楚界面优先级,再逐渐细化。

2.5 分组和排序 (4±1条法则)

绘制完界面细节,对界面组件进行好分组后(可以尽量将分组维持在3-5个),下一步可以借鉴Material Design中类比物理世界的思考方式(Elevation - Material Design),按照距离远近检查群组的排序。做好这一步,能够很快帮助其他人理解界面结构和内容。

关于工作记忆,George A Miller的7±2实际上并不准确,Baddeley(1986)等人进行大量研究,表明这个数字其实是“4”——《设计师要懂心理学》

3-输出

绘制完具体界面,就可以整理输出物了。这里我们要做到的是:1-流程按照功能优先级划分主次;2-流程图有来有往,有开始有结果;3-标注尽量齐全。

总结

很荣幸大家读到这里,其实这里所运用的也不过是设计/心理学领域的通用法则。在专注于帮产品用户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可以花时间关注一下自己的需求、身边人的需求:对于我们每天投入大部分时间与之交互的文档,也可以做一下设计优化。

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步步构建高效简洁的Sketch设计文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qc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