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专访何翯丨农村戏受众低是伪命题,只要符合角色再丑造型也是美的

专访何翯丨农村戏受众低是伪命题,只要符合角色再丑造型也是美的

作者: 超级卡司 | 来源:发表于2019-08-06 10:32 被阅读0次

    【本文系超级卡司原创,作者:贾小晨,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今年正值建国七十周年,荧幕上涌现了一批反映时代主旋律、具有鲜明时代创新精神的正剧,而正在央视八套热播的《兰桐花开》就是其中一部。

    这部剧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七十年代的兰桐县后牛村,但它却跳脱以往农村剧婆婆妈妈、家长里短的局限性,讲述了村民们齐心协力、脱贫攻坚的正能量故事。

    而这部剧中最特别的一个角色,当属何翯饰演的王大翠。她不是农民,而是能歌善舞的剧团台柱子,为了追求真爱辞去工作来到后牛村,成为全剧唯一一个“外村人”,也是除了闫学晶饰演的村支书孙桐花之外,唯一一个和村民们一起奋斗在脱贫第一线的女性。

    王大翠这个角色身上体现了年轻一辈对老一辈人勤劳勇敢精神的继承与发扬,而她作为年轻人所拥有的新知识和新理念,也在后牛村的脱贫攻坚战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何翯在专访中提到,这次能有机会走进和演绎王大翠的人生,离不开闫学晶的推荐和帮助。她和闫学晶之前在《俺娘田小草》中演过针锋相对的妯娌,虽然戏里角色关系不和睦,但她们在戏外却建立了友谊。

    所以在王大翠这个角色找不到合适人选时,闫学晶第一时间就向导演组推荐了何翯,何翯也因为对这类题材很有经验,义无反顾接下了这个救急的角色。

    「接到这个角色还是很突然的,当时进组时这部剧已经开拍有半个月了,闫姐就一直在旁边给我讲戏,帮助我更快地进入角色。」提到闫学晶,何翯不停地双手合十表示感谢,用她的原话来说,就是「怀着激动又感激的心情拍完了整部剧。」

    虽然这部剧的故事背景离现实生活有些远,但显然这方面对何翯来说并不是难题,在她看来「无论什么题材的作品演的都是人,只要从人物的性格、以及她处于的环境背景出发去体会就好了。」

    凭借着过往丰富的拍戏经验,何翯驾驭起王大翠这个角色倒也游刃有余,唯独唱豫剧这件事情在何翯的专业之外,所以她还是花了很多心思去学习这项新技能。

    刚开始进组时,剧组还没有找到专业的老师前来辅导,所以何翯只能自己先在网上搜索豫剧唱段加以模仿,王大翠在剧中唱的最多的《穆桂英挂帅》就是当时何翯手机里每天的单曲循环。

    因为预习工作准备充分,所以后来专业的豫剧老师进组后,何翯很快就在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最基本的豫剧唱腔和手势。这段戏在电视上正式播出后,也获得了观众们的肯定和称赞。

    从《钢的琴》、《二叔》、《怒放》、《地雷战》、《俺娘田小草》、《小草青青》到这次的《兰桐花开》,何翯出演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年代戏、农村戏这类的,针对这个现象,相信很多观众都有同款疑问,作为一位85后女演员,何翯明明还很年轻,为什么不尝试些时装剧、古装剧等更受大众欢迎的题材呢?

    何翯坦言,客观上是因为她刚进入演艺圈时接连出演的几部作品都是这类题材的,所以后期找到她的也大多数是同类题材,而主观上何翯也更喜欢接这类题材的戏,「因为它更厚重,更有深度,我喜欢有挑战性的人物。」

    在何翯看来,年代戏、农村戏这类题材的关注度和受众人数并不比其他题材差,只是因为喜欢看这类题材的观众年纪都是偏中年以上,他们都不太会在网上发声,所以会给人一种无人问津的错觉。

    但其实这类题材还是很有市场的,何翯出门就经常会被年纪偏大的观众们认出来。「电视剧市场是百花齐放的,既要有年轻人喜欢看的题材,也要有中老年群体喜欢看的题材,现在年轻人都喜欢上网看剧,中老年群体才是电视台的主流受众,我也很荣幸能够拍一些被他们所喜欢的题材作品。」

    但接拍这类题材的作品总会在形象上做出很大的牺牲,对此何翯表示完全不介意,「也许在外形上这类题材的角色没有时装剧那么美,但是它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让我有强烈的创作欲望。」

    何翯说当初演《怒放》里的胖嫂一角时,她一个月内增肥了30多斤,每天穿着有补丁的破棉袄破棉裤,还要画高原红的扮丑装,但每天照镜子她都会觉得这样的形象很美,那是一种贴近人物的美,「在屏幕上只要是符合角色的造型,再丑都是美的,反之不符合角色的再美都是丑的。」

    何翯本是个内向不爱交际的人,但每次提到表演相关问题,她的眼睛都是发光的,这种热爱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她就是为表演而生的。

    何翯出生在一个文艺气氛浓厚的家庭里,家里几代人都是文艺爱好者,尤其是何翯的爸爸从吹拉弹唱、到京剧、演讲,可谓是样样精通,而何翯也遗传了家人的艺术细胞,从小就对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

    她两三岁的时候就会去模仿电视里的小品演员,有时还会一脸天真地问父母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到电视里表演给大家看, 就像何翯说的那样,「那时候不知道演戏是怎么一回事,但这个小小的梦想就在我心里萌芽了。」

    因为何翯生来的表演天赋和家人的鼎力支持,她一路很顺利地就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因为在大学期间表现优异,还经常会获得各种嘉奖。

    但实现梦想的路上总会磕磕绊绊,大学毕业后本该在演艺圈一展抱负的何翯却遭遇五年无戏可拍的囧况。

    那段时间为了维持生计,何翯去幼儿园教过小朋友诗朗诵,去艺考辅导班教过考生台词表演和播音主持,偶尔她还会演些小剧场话剧,那是她为数不多可以触碰到舞台的机会,但更多的时候她都是闲在家里无事可做,一个人窝在出租的平房里看着电视,何翯回忆说,「那时看的最多的就是北京影视频道,还会幻想什么时候自己的戏可以在这个台播出。」

    在经济条件不如意的时候,梦想就会被慢慢消耗,即使何翯视表演如生命,也不得不考虑长时间没有收入,连房租都要伸手要父母要的尴尬处境。

    渐渐地,放弃梦想的念头开始在何翯脑海里滋生,于是她决定在北京开饭店维持生计。那时老家的麻辣拌还没有在北京流行,何翯觉得卖老家特色麻辣拌会是个不错的商机,她甚至还一度把饭店选址定在了中关村,因为她考虑到那片地方学生比较多,生意更容易做起来,为此她还自己在家写了特别厚的一本开饭店策划书。

    就在一切准备就绪之时,家人的一通电话瞬间浇醒了何翯,妈妈在电话那头警告她开了饭店就意味着彻底脱离演员这一行了,爸爸也劝她不要轻易放弃,并且安慰她在北京的这点生活费家里还是出得起的。

    父母软硬兼施的劝说让何翯再次燃起了追梦之心,她收起了开饭店的心思继续等待着有剧本找到她的机会,但现实总是残酷诛心的,就这样过了很久,对未来感到迷茫的何翯又生了改行的念头。

    那时,何翯通过招聘软件找到了一份保险销售的工作,在正式上岗之前她回了趟老家,决定亲口告诉父母自己要改行的消息。这次父母没有苦口婆心地劝慰她,而是劈头盖脸地骂了她一顿,坚决反对她放弃表演事业的决定。

    五年无戏可拍也许是何翯当时的不幸,但自己的梦想能够被父母始终如一地支持着,却是何翯最大的幸运。回忆起这段波折,何翯也满是感激之情,「是家人的支持让我有了坚持下来的勇气,那五年给予我的其实比我失去的更多,那种积淀和心理上的历练,是以后不会有的,所以我非常感谢那一段时光。」

    就在何翯顶着巨大心理压力继续坚持的时候,突然有一天电视剧《钢的琴》导演张猛找到了她,让她试镜二姐陈海凤这个角色,而且双方见面聊了不到五分钟,导演就敲定由她饰演这个角色。

    而就在这部剧拍摄过程中,何翯又被电视剧《二叔》的制片人相中,出演了郑宝珠这个角色,渐渐在电视圈崭露头角,所以何翯说《钢的琴》这部剧是她演艺生涯乃至整个人生的转折点,「他们像伯乐一样把当时不起眼的我拎出来放到了这个影视圈里,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即便已经过去多年,何翯提起这段经历依旧是热泪盈眶。

    因为这份演艺事业太来之不易,所以这些年何翯一直带着感激之情去创造,对遇到的每一个角色都倍加珍惜,「只要我能动,七老八十我还是想拍戏,我太喜欢自己的演艺事业了,我愿意为了它去奋斗。」何翯说她不期望能够大红大紫,能一直有戏拍便是她最大的心愿。

    在角色的世界里,何翯体验过不同的人生和经历,但生活中真实的她却简单得多。虽然身处浮华的演艺圈,何翯却一直过着两点一线的平淡幸福生活,有工作时全身心投入,没工作就去看看老公的话剧,在家带带孩子。

    她不善交际,微博除了新剧宣传期几乎不发,朋友圈也不常更新,在她看来演员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她也只是普通人中的一员,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要去分享和展示的。相较于其他方式,她更希望大家是通过作品来认识自己,如果走到大街上能有观众叫出她剧中的名字,会比叫出她真名更令她开心。

    把表演视作生命,是何翯终生的信仰。感谢她那些年的坚持,让演艺圈又多了一位拥有匠心精神的好演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专访何翯丨农村戏受众低是伪命题,只要符合角色再丑造型也是美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qi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