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的复杂性互动过程中,我们还强调自适应的态度。自适应就是自组织的一个过程,即系统是有自组织的,我带首接受的基本状态去工作。接受我们在临床中会遇到困难的事实,接受我们碰壁时会显得笨拙的情况。当我们带着这状态去工作,同时秉持试错和学习的态度,在临床中一边边学习,我们和来访者就都会成长。
当我们不停碰壁的时候,我们强调要回到初始化状态什么叫初始化状态?
在这种状态里,咨询师要有一种“无住”的态度,就像《金刚经》中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无住的状态。当咨询师能够不把理论放在前面,回到初始化状态重新体验来访者时,复杂性理论就给咨询师提供了更加个人化的部分。
我的一个与史托罗楼一起工作的外国同事在一次演讲中说道:当代的分析家越来越倾向于发展更个人化的学派,以及更个人化的对世界的认识。因为每个人的差异都很大,如果一个人只通过学习不加思考而得到的东西,是很格式化、很统一的,我们无法确定它的适用性。具有适用性的理论是通过临床的互思考,并经过整个临床生态系统的检验,最终被保留下来乡。就像在进化论中,生物之所以被这个生态环境所选择,就在进化中进行的是有效的进化。无效的进化就算被保留下.,慢慢也会被环境淘汰。所以保持一种过错、初始化的状态。】
很喜欢书中最后这一章节的内容,每隔一段时间我都提醒自己回到初心,回到最初开始的状态,回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