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们终会在故乡重聚
拜托!仅仅是一次考试 莫要再给考生增加负荷

拜托!仅仅是一次考试 莫要再给考生增加负荷

作者: b8668aa81aa1 | 来源:发表于2018-06-06 10:54 被阅读1次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其实早几天笔者就已经闻到了浓浓的硝烟味。什么封路?什么禁止一切声源?有考生的家庭车辆可以不限号.....等等。一切为高考让路,一个国家集体进入了高考模式。就连与高考毫无关联的笔者都感到有些紧张兮兮的。其实,一些话憋在心里都几年了。恐怕再不说就真的要发霉了。

本来只不过是一次平常的升学考试,和我们一生当中经历过的无数考试一样,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放在一个人波澜壮阔的生命长河里去看,高考充其量也仅仅是也只能是一个小小的浪花。放眼古今中外,决定一个人命运和其生存价值的从来不是课桌上的某次考试,而是在与现实生活的一次次碰撞和较量中所实现的无数次嬗变和飞跃。

然而现在,在我们的社会生存模式下,一个人的高考竟然变成了全民高考!举国高考!俨然已从国家的层面上赋予了高考无与伦比的意义!赋予了一个人一考定终身的现实绑架。请问,在这种类似祭祀仪式的高考氛围下,做为考生,该承担多大的压力和负荷??君不见,高考一年比一年搞得隆重,而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却一年比一年堪忧!抑郁,甚至自杀的学生每年都在持续着。

我们为什么不能让高考像每一个阳光照耀的往日一样,让考生在轻松祥和的心境下去安静地考试?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本来就属于一个人的高考交还给一个人,让他像无数次的晨起散步一样,自由地徜徉其中?不用全家参与!更不用全民参与!不用封路!不用优待!舞照跳,歌照唱。这才是一个生命体应该有的原初!

“高考!高考!决战高考,一考而过。金榜题名,拿到文凭。鱼跃龙门,若不成功,我便成仁!”在学制教育体制内,我们的孩子都已经将弦绷的满满了。再来看看社会上每年的所谓“高考季”,搞的都更像是世界末日似的,禁声,封路。大量警力出动!家长成群结队的。整个社会都在为一次考试保驾护航。请问,这难道不是逼着将考生绑架到一架有去无回的战车上吗?

一位亲身体验过这种祭祀仪式一样高考的考生不无遗憾地说到:“妹妹也要备战高考了,家里为了能给她一个安静清幽的学习环境,全家都被迫离家出走。八十四岁高寿的爷爷拄着拐杖被送到了伯父家,七十八岁高寿的奶奶被送到姑姑家。父亲被母亲拾掇好铺盖卷儿,赶到了工厂宿舍里,勇哥我也不能幸免,被母亲撵到外面租房住。全家出发,唯一留下母亲为她洗衣做饭,全权服务。一场高考,道不尽我们国家残酷的文化教育理念;一场高考,说不完芸芸考生们的无奈心酸;一场高考,有多少家庭失去了温馨快乐!高考,两个简单的汉字组合,在有着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泱泱大国里,却是有着惊天彻地,风起云涌的诡异色彩!”

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高考,对于很多当时的人来说还并不怎么当回事,也只是一次升学考试而已。可以说除了考生本人以外,每年的高考几乎都是在无声无息中完成的。笔者曾经参加过1988年的普通高招,没有警察开路,更没有家长随从。考生进入考场后,学校门口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街上车照跑舞照跳。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高考的形式一年比一年隆重和盛大起来。每到高考时节,几乎成了举国上下的头等大事。早在高考前几个月,各种媒体就铺天盖地的刊登有关高考的信息文章。那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无聊文人们也是连篇累赘地发表各种各样的文章,摆出一副专家的嘴脸,谆谆教导考生和家长们应该怎么怎么做。到了高考的时候,从各级政府官员到社会个阶层,几乎是全民动员,用官方的话说就是“为高考保驾护航”。居民点里的建设工程,管你工期紧不紧,先给我停下来;小区里能弄出点声响的活动,也得住声;怕汽车喇叭响,干脆学校门口不准过车;领导频繁视察,交警上路巡视;学校里挂起了倒计时的牌牌,家长们如临大敌;只可怜了那些花季年龄的孩子们,被集体绑到了一架有去无回的战车之上。

每年的高考前后,都会有一些学生和家长们因为考试不理想而酿成悲剧,我们几乎每年都能听到有考生自杀身亡的消息。难道这和我们所谓的成年人、和我们这个社会的推波助谰有没有关系嘛?难道还不足于让我们反思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拜托!仅仅是一次考试 莫要再给考生增加负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xb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