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129596/0f8c8750e0376998.jpg)
昨天老韩就在说我,又许了2019的愿了对吧,还没吃够2018的亏是吧?
这是亲妈吗?是啊,您老从不许愿,也总是知道啥时该干啥干啥的,比如您老七十岁才开始学钢琴,现在……就是我昨天点了《友谊地久天长》您老也能顺手就弹来我们听,可我不是您老人家不是?您倒是给点智慧基因啊!
其实前几天,舅舅在2018的圣诞节家宴上,也说了有同样意味的话,那一天,舅舅刚刚参加完他老领导的葬礼,他的领导享年71岁。
舅舅说与他共事几十年,颇多感慨,不吐不快。那就是一个不懂得顺其自然的人啊,没有多少文化,一辈子想当然的折腾自己。
是要感叹命运不公吗?
人生得失悲喜,因果相续,自作自受而已。
谁看过糖尿病人不就医,自己一把一把吃黄连素的;谁见过吃了几十年偏方治疗糖尿病最后不做肾脏透析的。
人生最后几年,形如骷髅,勉强活着也毫无意义。
舅舅说,活着,只有一个哲学,那就是老子的道法自然。
《骆驼祥子》里也有这样的话:明天是今天的继续,今天承继着昨天的委屈。
还有一个极致的例子,也被老人们常常挂在嘴边:
关于吃饭啊。你吃到第三个大饼的时候,感觉饱了。你会后悔前两个大饼白吃了吗?早知道第三个饼会饱是不是就直接吃第三个饼好了。
一定不会吧。谁都知道这是没脑子的逻辑,没有前两个大饼垫底,怎么可能第三个饼有饱意呢?
生活简直就像吃饼吗,要一天天一刻刻一秒秒的走过来才可以。从这个角度说,对于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年年的总结就有些宏大了。
所以我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最后几百分钟,听了老师的话,去认真的思考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2018,我会用哪个词了?
让我吃惊的是,我几乎是分钟搞定,在未来和希望敲响新年的钟之前,我瞬间就把“反抗”两个字从我的脑子里拽了出来。
2018,遇到了破事,出不来了 。我“反抗”了。我“反抗”无效了。
我知道每一个想奋斗的个人都拗不过时间历史的进程,而我在“反抗”时忘记了,绝大多数时,时间和历史的进程并不专门跟个人作对的道理。
作为“反抗”的折腾的极少数样本,我自己无意识的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也付出了代价。
万事不会因为太阳又绕着太阳转过了某个角度,就忽然变一个样子。
那是什么让我们变了样子呢?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我在岁末的最后一天与它言和了,出自真心。
我们的样子,哪里是在愿望或规划的文字上,而是在愿望或规划之后每一天都顺其自然度过的日子上。
老师是这么分析愿望这个事的:
人对愿望,很容易多存两种心思,一是通过想象提前透支了乐趣过度美化了愿望,二是指望一个愿望实现可以就此让生活完全翻篇。
人世间并没有“实现了这个愿望从此一劳永逸”这回事,但这件事实现之前,很少人能相信。
反过来,愿望实现不了时,成为动力的少,成为心结的多。
这不就是让我们少许愿或者不许愿吗?这不就是说让我们从心所欲,心存念想就好吗?
想象一下,我们不徐不疾,自由自在的去接近目标。
这份心境——
到下一年终了时,回过头来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无意间已经完成许多事,“我们又体验了2019”。
每一分钟都是过去已逝,未来已来。在这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世间,又经历了一年,还能够笑着走下去,本身便是成绩。
真正能改变我们的,不是2018变成2019,不是总结的愿望的得失,而是:
我们的梦想,它承载的我们的成就;我们的成就,带来的我们的快乐;我们的快乐,让我们的样子永远可以像现在般美丽!
![](https://img.haomeiwen.com/i3129596/955a102514a82df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