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哪怕是我这个对经济学完全没有接触的小白,对亚当·斯密的大名都如雷贯耳,他的经济自由主义的主张,可以说是为资本主义的形成,市场经济的理想模型奠定了基础,故被誉为“古典经济学之父”,也确实不是徒有其名。
因为对于他本人的好奇,大过了对他的著作《道德情操论》、《国富论》的兴趣,所以我翻开了这本《亚当·斯密通信集》,全书收录了作者与亲朋好友,老师学生等的来往信件,共计304封,可以说是了解他生平事迹、工作、生活、思想、友谊、学术观点等的第一手资料,相较于理论知识书籍的深奥难懂,这本书可以说是了解亚当·斯密入门级读物,揭秘作者毫不掩饰最真实的一面和他的豪华朋友圈,还原18世纪时期,经济学之父真实的人生阅历。
【真实的亚当·斯密】:
为了更好地阅读这本书,我特地先了解了一下他的生平,1723年出生,14岁上格拉斯哥大学,17岁读牛津,25岁到爱丁堡大学教书,28岁回母校教书,期间出版《道德情操论》,41岁辞去教授职位,周游欧洲,44岁写作《国富论》,64岁出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67岁与世长辞。
作为天才的一生,已经足够光辉璀璨、功成名就,可以说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人生了,可当我们真正去阅读他和亲人朋友的书信,却能发现他如普通人的一面,也能发现天才的痛苦和不安,以及那些让他成为更好的人的,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命运作弄,是不管你是天才还是普通人的,可能还有天妒英才的成分在。
亚当·斯密是遗腹子,他出生前的6个月,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把他拉扯长大,所以在这本书信集里,除了写给各类好友、老师、学生的信,更多的都是写给母亲,对母亲撒娇,向母亲吐槽,因为是母亲,所以经常犯懒,写的信也很随意而任性,和母亲说自己的近况,篇幅不长,却事无巨细,想什么说什么,你能从字里行间看出,他和母亲的关系融洽,甚至可以说,母亲是他的精神支柱,是他一路走来的引路明灯,所以在母亲去世后6年,亚当·斯密也与世长辞了,
除了母亲,他和老师、友人们互相通信交流,也让他感到不那么孤独,他对于世界的看法,因为和人切磋、辩论,变得更加精进,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他和大卫·休谟的来信,他对朋友也毫不客气,该反驳的反驳,该争论的争论,该计较的计较,从不因为和人的亲疏远近而放弃自己对真理的坚持,他对于学术的认真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了解亚当·斯密的书籍,里面还收录了许多从未公开发表过的私人信件,既满足了好奇心,也拓宽了眼界,让我们认识到在《国富论》、《道德情操论》后面,真实的作者是怎样的,这些伟大著作的形成轨迹,如果你对古典经济学之父感兴趣,推荐阅读。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