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天,我儿子去打了流感疫苗。
我儿子挺怕打预防针的,上一次打预防针大概还是两个月前。当时他吓得浑身颤抖,一直在我公公怀里挣扎。
可是,这一次我儿子很平静的打完了预防针。回来我问他:“你怕不怕?”。他说:“不怕,我很勇敢。”
儿子勇敢不勇敢,我说不好,但我很欣慰:这个阶段给孩子科普的那些有关预防针的事情,发挥了大作用。
01
最近,我儿子超迷一部科普读物,名字叫《小小牛顿幼儿馆》。其中有一册的内容就叫做《打预防针》。
《打预防针》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阿德的妈妈听说最近有一种疾病流行,发现自己的儿子漏打了预防针,就带领阿德去打预防针。
阿德原本很害怕打预防针,可是医生在检查的阿德身体后告诉他:我们的身体里有很多卫兵,预防针是将一些坏的细菌减毒以后打入到我们的体内。卫兵是白细胞和抗体等物质,跟细菌和病毒战斗,就会变得强壮。
这本书还配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小弟弟,不要怕,又不是又不是虎头蜂,请你放轻松,请你要放轻松。只是一点小小的洞,只是一点小小的痛。打了预防针,健康又保身。”
《小小牛顿幼儿馆》简直是良心之作。三岁半的儿子看了这一册书以后,懂了预防针的原理。
02
儿子对《打预防针》的原理很感兴趣,我留意到他非常喜欢看的白泽科普动画中,刚好有一期《疫苗》,就给他看了相关内容。
科普动画用羊妈妈扮演狼外婆告诉小羊们狼的模样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疫苗的真正含义。
我们所注射的疫苗,实际上就像是扮演狼外婆的羊妈妈,告诉我们的免疫系统病毒的模样。当病毒真的来侵袭身体,我们的免疫系统就会激活,处理这些坏蛋。
这部动画还讲了人类第1个疫苗“牛痘”的由来。白泽科普深入浅出,值得一看。
03
儿子看了白泽动画科普和《小小牛顿幼儿馆》,对人体的兴趣空前高涨,一发而不可收拾,又看了浪花朵朵《如何制作一个哥哥》这本书。
在《如何制作一个哥哥》一书,小女孩祖娅试图制造出一个哥哥。在这过程中,她了解了整个人体的结构以及运作过程。
许多内容讲得非常深入细致。比如,在这本书中提到,我们身体里有三部小车: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其中,白细胞就像是一个罐子车,是对抗细菌和病毒的,会把坏蛋锁在罐子里。
看了两本书一部动画,儿子对预防针的整个原理有所了解,知道打预防针的重要性。
04
我想起尹建莉在她的育儿书籍中,曾经讲到女儿4岁的时候去打预防针的故事。
她的女儿非常的勇敢,医生问为什么她的女儿不怕。她的女儿回答说:“就算是哭也会疼的”。
家里订了巧虎杂志,提供了扮演医生的模拟游戏。巧虎的书籍里,还模拟了整个医院的科室设置,告诉了孩子们眼科、呼吸科、产科等的作用以及看病的程序。我儿子去过眼科和呼吸科,也去过影像科,又读过绘本《安东医生》,有时会和我模拟医院。
我和儿子模拟了打预防针的细节。儿子扮演的医生给我检查了身体后,拿出了针筒,准备给我打预防针。我吓得大叫:“我不要打预防针,好痛啊。”孩子回答:“只有一点点痛。就算是哭也会疼的呀。妈妈不要怕。”
05
这些不经意的铺垫,最终促使儿子这次打预防针的时候表现良好,我挺意外也挺感慨。做了总结:
单纯的鼓励孩子勇敢,不如给孩子讲透其中的道理。我们对某个事物的恐惧,往往来自于我们对它的不了解。别以为没有办法给低幼宝宝讲道理,现在很多书和动画制作精良。选取合适的内容提供给孩子,就显得尤为重要。
某个场景具体化和认同孩子的情绪,是在育儿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孩子在书籍中看到了阿德的恐惧,在模拟中看到了妈妈的害怕,就会突然意识到:“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害怕。”他可能也会模拟书中的小主人公,最终克服自己的恐惧。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内容了,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