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合理化自身的行为,我的感触比较深。我们从来都不能完全客观地认识自己,大多数情况都是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自己就是什么样的,认识自己也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来认识,但是一双旁观的眼睛对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没有这双旁观的眼睛的情况下,即使我们犯了错,我们也会将错误合理化,即只找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能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比如说在投资生活中,很多人会把亏损归结为“股票就是骗人的”这种客观借口,而把盈利归结为“这都是我高超的技艺和努力得来的”。
在没有旁观之眼的情况下,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思考二字可以拆解为思虑和考察,也就是说不仅要想,还要通过一些手段进行验证所想的内容或者假设,这还是思考的完整过程。最近大家都再说“懂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问题还是出在是否真的懂道理上。其实,大多数情况下,那些道理仅仅是道理而已,我们要懂还是要验证,也就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证伪,证伪的过程就是“懂”的过程,也是内化的过程。所谓内化,也就是丰富细节,根据自己的情况,留精华,去糟粕。
正如笑来老师所说,很多时候大多数人做的选择都不是自己斟酌思考过的结果,而是盲目跟风,被事物表面所迷惑,然后注意力被收割,进而时间被收割,进而金钱被收割。对我们个人来讲注意力>时间>金钱,但是对那些想把你的钱装进他们自己口袋的人来讲,正好相反,即你的金钱>你的时间>你的注意力。所以他们收割的顺序是从最廉价的开始。一旦我们被当做韭菜收割,不思考,以及不会思考的我们,就会进一步避免思考而找借口,恶性循环的被收割就会一茬接一茬。古人说四体不勤是为过,其实大脑不勤才是罪魁祸首。
怎样的大脑才是勤快的大脑呢?那就是反复思考运转的大脑。也就是反复琢磨概念,并把概念同概念相比较,相联系,而且还把概念转化为控制力,指挥个体不断行动证伪概念的大脑,才是勤快的大脑。上学的时候,数学老师总是提醒我们用多种方法去解题,其目的也就是让我们反复琢磨概念,渗透概念,然后让大脑变得更加的勤快。
说到这里,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黄金思维圈。也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是什么”是理解概念,“为什么”是理解概念的深层含义,直达本质。“怎么做”就是通过对概念的深层次理解而形成的方法论,也是最终的目的。大多数情况,很多人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阶段,因为你会发现问“为什么”的人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少。但是问“怎么做”的人倒不少,当然被问对象是别人而并非自己,这就是懒惰的大脑导致的“拿来主义”。“拿来主义”时,拿到东西的人并没有得到什么,而是把自己变成了别人的思想傀儡,此后,基本上都将被人所带领。
总结一下,避免合理化自身的方法就是思考,思考的方法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最终自己思考的结果也就会越来越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