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阿Q精神胜利法”挺好,对吗?
说到阿Q有人很厌恶,认为这是丑化国人,但要说到“阿Q精神胜利法”就不然了,有人不屑,也有人认为有点阿Q精神也不错,不仅会少生是非,说不定因自己这“精神”而被领导夸奖,获个好评呢。我在网上就看到一些欣赏“阿Q精神胜利法”的网文,感到很奇怪,鲁迅写《阿Q正传》是批评国民性中的弱点,想通过阿Q这个人物的荒唐可笑的种种行为,警醒国人,可如今阿Q和他的“精神胜利法”却成了一些人的效法对象?咋回事?啥原因?
我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我只想从“阿Q精神胜利法”和“精神胜利法”的差异方方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阿Q精神胜利法”是一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是不值得效法的。我所以说它是不健康的原因在于:“阿Q精神胜利法”体现的不是正常人的精神状态,而是一个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阿Q的精神状态;而阿Q这个特定人物不具有普通人一般身份,他是一个被边缘化的人物,他无姓无名无工作无居所,一无所有,甚至可以说连成为一个最底层草根人物的条件都不具备,是一个无任何社会身份的社会边缘人。对阿Q这个社会边缘人来说,“精神胜利法”是他在歧视、鄙薄、侮辱、压榨甚至残害的恶劣环境中得以苟活的唯一精神支撑。对阿Q来说能在屈辱中活下去已经很不容易,精神追求对他来说是一种多余的奢侈。当我们谈论“阿Q精神胜利法”对当下人们的心态影响时,不能不注意这一点,因为我们并不处于阿Q那样的生活环境中,二者有着天地之差。
如果我们将《阿Q正传》提升一步谈,将其置于对普遍的人性弱点的揭示来评说,那么,“阿Q精神胜利法”通过阿Q这个人物所展现出的种种不健康的精神现象,就会超越阿Q这个特定人物,而使其具有了普遍意义——以极端的具像化描绘展现出人性的弱点和人的脆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即便不处于阿Q那般恶劣的社会环境中,“精神胜利”也可能出现在自己身上——人在其一生中都不免会有被“精神胜利法”附体的时刻。
这是不是说,现代的我们保有“阿Q精神胜利法”这种心态也不是什么不正常的现象呢?我认为这样说就把问题简单化了。“精神胜利”既然是人的普遍弱点,在一个人身上出现这种现象就不能认为是一种异常,但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如今出现在我们身上的这一弱点,和出现在阿Q身的同一弱点,不仅有着轻重的差异,更有着质的不同,这个不同指的是:阿Q是借“精神胜利”求得苟活,而我们在某种压力下不得不借“精神胜利”来释压或躲避风险,并非如阿Q那样是为了苟延残喘,而是为了实现自己渴望的生活目标:为求得更好的生活或更远大的目标而忍辱。这是质的差异。
寻求“精神胜利”固然是人性的弱点,人莫不具有,也无法从自身排除。但另一方面一个健康的人,有理想追求的人,也会通过自己的奋斗在忍让中摆脱这人性弱点的困扰,走向成功。在中国古代如“跨下之辱”“卧薪尝胆“等等忍辱负重的故事很多,现在中国的成功人士也多有蒙受屈辱而不得不忍耐的经历。人性的弱点不是不可克服的,关键在于你的思想境界的高低,有没有理想,有没有追求,有没有抱负。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下,我所说的“精神胜利法”指的是人所具有的人性弱点,而不是“阿Q精神胜利法”,不能将二者混同。说我们人人身上都不免犯会出现“精神胜利”现象,是对的;若是说人人都免不掉有“阿Q精神精神法”那就不对了,我们也不应该有阿Q那样的精神状态。以阿Q命名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精神糟粕,既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更是一种扭曲的不健康的心态,应该为我们所拒绝。 2018-12-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