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商业杂谈

商业杂谈

作者: Yi2020 | 来源:发表于2023-04-23 09:51 被阅读0次

    看了一篇很长的文章,说的是俏江南的发家史,以及俏江南家族和大S家族的恩怨。这篇文章的作者回顾了名门豪族的兴衰,得出一些结论:张兰这人虽然有点能力,但更多的是得益于时代,当属于她的时运过去,留给她的就是衰落。

    而过去的成功,让她忘掉了自己的真实能力。比如进入到金融圈并不在她的能力范围之内。但是 ,俏江南好歹红了十五年 ,已经很不错。

    有个研究浙商的学者 ,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 。浙江其实早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已经有很多人成为了成功商人,从七十年代到现在的五十年间,大多数红极一时的浙商都只能红20年左右,超过20年的只是很少一部分 。

    对此 ,主流的解释的观点是:某些商人在生意做大后,自身能力跟不上,不思进取,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因此被淘汰了。持这种观点的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时代抛弃你的时候 ,连招呼都不打一声」。

    但是 ,为什么在有些国家,商业帝国经常持续上百年,很少像中国这样普遍存在「旺不过20年」的现象?

    为什么中国的商人这么容易被时代抛弃?因为这时代变化快。

    第一代先富起来的中国人 ,并不是改革开放以后富起来的 ,而是在改革开放以前就发财了。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各种民间的「投机倒把」非常多,比如倒卖粮票布票、倒卖福建干荔枝、倒卖红糖之类的「投机倒把」。以「地下工厂」为代表的「挖社会主义墙角」 的「犯罪事件」也层出不穷 。按照当年的法律 ,这些先富起来的人毫无疑问都是「不法分子」 ,很多人被判刑坐牢 ,甚至处死。

    到七十年代中期,沿海走私开始大发展。走私业形成了庞大的黑市产业链,有人收购银元、黄金、鳗鱼苗之类的物品作为走私资金,有人从事海上走私,有人销售走私货,有人为走私犯提供各种服务,甚至还有人为购买走私表的人提供真假鉴定服务。

    这一批和走私集团相关先富起来的人,按照当时的法律 ,也属于「不法分子」。再接下来一批富起来的人,是以温州柳市「八大王」为代表的私营个体企业家 。

    由于私企在当时是非法的,他们要挂靠单位。这些单位,原本是为解决回城知青、劳改释放犯、各种待业青年而创办的各种街道企业,比如八大王所在的集体所有制街道企业 ,就叫「乐清县柳市镇反修工艺社」 。1979年,「反修工艺社」 的年产值高达上亿 ,在人均工资只有几十元的年代 ,可谓高得不可思议。

    这些人虽然账面上不贪污不违法,但是涉及很多原本只允许国企才允许插足的领域,和国企竞争市场和各种资源,只要政策 一变 ,随时可能以「投机倒把罪」 抓捕 。

    1982年初,在全国掀起「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以柳市「八大王」为代表 ,在温州抓捕1500名私营企业家。

    三年后 ,在乐清又处理了「台会」案件 。台会 ,其实是一种民间金融借贷,类似于今天暴雷的p2p集资。乐清台会案,处死了一批人,自杀了一批人 。由于政府抓捕 ,导致台会头子潜逃,引发连锁恐慌,造成非常可怕的连锁反应。

    「台会」在温州乐清蔓延 ,总额约10亿元 ,实际投入资金22亿多元,10万元以上的总人数有20多万 ,有的村子几乎涉及每家每户 。疯狂的游戏进行了一年多 ,在1986年春出现断裂、崩盘迹象 。很快,形势急转直下,极度的亢奋转为极度恐慌。整个秋天,温州陷入空前的混乱,讨债者冲进会主的家 。短短3个月中,有63人自杀,200人潜逃,近1000人被非法关押,8万多户家庭破产。

    当年的「台会」并非某些人以为的庞氏骗局式的金融诈骗 ,而是有真实的大规模高利贷需求。当时温州有几十万「供销员」,全国各地接单 ,乐清的低压电器、龙港的小礼品之类 , 只要接到合同,借到一至三个月的流动资金,利润就有100% 。所以即便月息高达5%,甚至10%,也有人借贷。

    但是,这种民间超大规模的「非法集资」,显然严重「扰乱金融秩序」。所以国家一定会严厉惩处。

    这就是最早富起来的一批中国人 。

    他们原本就没有什么可以失去 ,几十年来穷怕了 ,为了发财无所顾忌、胆大妄为、不惜冒各种危险 ,甚至坐牢或被处死 。他们的发财之路每一步都充满凶险 ,那个时代的「个体户」 是贬义的 。

    1987年 ,俏江南的创始人张兰从北京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后 ,还没有显示她的挣钱才能。两年后 ,她去加拿大留学,打各种黑工。1991年拿着打黑工挣到的2万美元回北京。

    第二批富起来的人 ,是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发家的。

    靠着中国特色的双轨制,一些体制内有关系的人,在双轨之间来去自如,靠差价和各种寻租,大发横财 。尤其是北京、东北、各种省会城市 ,有权有关系的人以及他们周边的圈子 ,靠这种时代特色捞到了第一桶金。

    私营企业得到政府肯定后 ,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 ,大批体制内人士辞职或停薪留职,下海创业做生意,成为新一代富人 。这群人与早期富人比,通常学历更高,经营更规范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依然和体制内的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

    积累第一桶金的那些「投机倒把」起家的私营企业家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飞速发展 , 当然也有大红大紫后被抓去坐牢的 。牟其中,就是代表之一。

    这是私企发展的黄金年代 ——低税收,环保抓得不紧,劳动法宽松 ,不需要交五险一金 ,经营范围灵活。

    尤其重要的是:创业门槛低 。农民在家里的院子摆几台机器 ,搭个棚 ,到劳务市场叫几个临时工 ,工厂就办起来了,(按照现在的规范 ,早就被拆光、罚钱  )。

    很多政府公务员家里,也有人办厂,或者在别人厂里搭股份 ,所以执法上大家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尤其是江浙闽粤,更是私营工厂的黄金期。

    一些没有能力办企业的普通平民百姓 ,看到房价可能飞涨的前景 ,开始炒房 。温州炒房团就是这个时代的代表。

    1991年 ,张兰回国开餐厅 。辛苦9年 完成了原始积累 ,创立了俏江南 。她大打爱国牌 ,说自己无法放弃中国国籍 ,无法宣誓效忠加拿大 , 因为对祖国的爱 ,她做不到入籍外国。

    2000年 ,牟其中判处无期徒刑 ,张兰创立俏江南品牌。

    转眼到了另一个新时代:

    互联网开始普及和中国加入WTO。这两件事让整个中国的财富又来了一次大洗牌 。尤其是加入WTO后 ,成为世界工厂 ,获得了几年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人民生活飞速发展的时代,是出国旅游越来越普遍的时代,也是各种公款消费大流行的年代。

    张兰的俏江南,也飞速发展。她成为富豪后,悄悄加入了外国国籍 。俏江南也变成了一家外商企业 。这和她以前打爱国牌的做法 ,显然不是一路。

    智能手机的出现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 ,成为吸引投资的新热点 。 比特币的流行 ,带动了「虚拟货币」和区块链的大跃进 。5G、VR和元宇宙 ,都是吹到天花乱坠的未来场景。一些企业在互联网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成为几千个竞争对手尸体上屹立的独角兽 。一些人靠「知识付费」和「直播」挣到钱。一些企业家靠「弯道超车」之类的政策 ,享受国家补贴 ,或纯粹骗补贴的也发了财。

    但是最挣钱的地方,依然是房地产和金融业 。

    这个时代,把企业包装上市,割一茬韭菜 ,是无数企业家的梦想 。张兰也是其中之一 ,但她失败了 ,败得有点惨 。也有人说 ,张兰失败最重要的原因 ,是因为2012年以后大规模的「反腐败运动」,限制了公款消费,断了俏江南的财路。

    好景不长 。制造业很快就到了瓶颈 ,「环保封风暴」 、「腾笼换鸟」 、「产业升级」 ,各种各样的新花样并没有带来期望的结果 ,反而是把制造业逼到更艰难的困境 。

    那些早早卖掉工厂去炒房的企业家,都被同行羡慕。一些早期的企业家 , 因「产业低端」被强行关闭的也不少。

    2015年,香港高等法院下令冻结俏江南创始人张兰资产 , 因张兰与欧洲私人股本集团CVC卷入仲裁案 ,2014年欧洲私人股本集团CVC以3亿美元获得张兰旗下的俏江南餐饮连锁企业83%的股份 ,但至今无从得知这些款项的下落。

    有人总结: 回顾俏江南上市之路: 一波三折、10号文堵死海外IPO 。张兰从2000创办俏江南品牌 ,到2015年黯然落幕,也就红了15年。

    平民百姓资产增值最快的 ,主要还是靠房子涨价。不久 ,各种互联网金融暴雷 。然后又进入了疫情时代 ,万达、恒大、融创、绿地 ……这些房地产巨头都变得很困窘。

    疫情让国际矛盾剧烈激化。

    当时的上海封了几个月,外滩路面长了草。还能挣到钱的都是做疫苗与核酸的相关产业链。但是转眼间,很多核酸企业被查,某些疫苗企业也开始陷入麻烦。这是个谁也躲不过去的时代。

    不是我不明白 ,是这世界变化太快。这是崔健写的歌词。

    很少有人像这几代中国人这样,一生经历了这么多的巨变。从极左的计划经济时代 ,到经历「投机倒把」,到改革开放 ,到私有经济的飞速发展 ,到互联网和国际工厂 ,到现在又转向某个特殊的道路方向 ……每一个阶段都有无数巨变 。即便是疫情时代的防疫政策也是每天都在变 ,上海市民对此感受尤其深。

    当一个社会改变太大的时候 ,没有谁是万能的 , 没有谁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政策下屹立潮头 。遇到适合你的时代 ,加上好的运气 ,你就成功了 。但一旦时运变了 ,你就行到水穷处 , 只能坐看云起云落。

    2014年咖啡厅里到处都在谈投资和路演的那个年代 ,感觉已经是上个世纪的往事 。当年为了拉到风投而激情创业的诸多互联网公司,已经烟消云散……某个跳楼自杀的人,或许曾经是2000年非常成功的企家。某个住桥洞的人,或许曾经是2010年某个公司的董事长。某个给你送外卖、送快递的人 ,或许在2014年创办过互联网公司 ,拿到过天使轮投资。

    如今守着一家小店铺的八旬老人 ,可能是1982年声名显赫的「柳市八大王」。

    你路过的某个坟墓 ,或许葬着当年前因为「投机倒把」、「非法集资」、「扰乱国家金融秩序」、办「地下工厂」而被枪毙的极左年代的资本家。

    你成功或不成功更多取决于时代,而不是靠你的才华、努力和勇气。人不可太自信,若是把命运误以为是自己的能力 ,或许下场会很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商业杂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sd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