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人张观过平望,留诗道:“唤醒江鸥梦,舟行认洞庭。石桥浮半月,渔火点残星。驿路三千客,春风十里萍。逢山青未了,回首又长亭。”可以想见平望的出尘遁远了。“小山则丛桂留人”,平望留住了哪些人呢?杨万里“半生随在红尘中”,洪钧“徙倚水云乡”,湖上樯帆重重,岛屿星罗,山林蓬茸。临深使人志清,登高使人意远。如宗白华《艺境》所言:“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
细数书册图卷中的园子,年深迹往,风流云散,却有魂灵留了下来,人心凝成园子的魂灵,尘世洪流中,时偃时扬的冀望——置身山水。既想“自锄明月种梅花”,又欲“老去操持雪里松”。南北朝开始出现文人山水园,“有若自然”的理想挥之不去。入唐王维建辋川别业于蓝田山,融诗画于山水宅园。主题园亦由此滥觞。
同达园是平望的“花馆”,莳花培竹,水流淙淙,逸兴远致,幽眇芳洁。大家更多地称她“玫瑰园”。微风乍起,万竿摇空,如细雨轻落,日光掠过,疏影斜洒,如烟似雾。陈继儒《青莲山房》道:“筑圃见文心。”文心来自诗文书画。同达园正门悬着副联:晓风晚烟悠悠笛;修竹胧月静静花。推门入园,向北为画室,名“与化堂”,与清风明月同坐、共斟化境的意味,内藏有当代苏州诸多名家书画。向西为琴馆,曰“石上流泉”,本为一支传统琴曲,又应了景,琴音不歇,冷香徐徐。会贤堂乃雅集之所,礼经堂为读书处,恰好分别证了李白的“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清风习习,弦上泠泠,既有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静谧,又含藏了小园香径、浅酌低回的清雅。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玫瑰园历十年而根深叶茂,是浩瀚的水乡里一株栉风沐雨仍明媚动人的芳葩。
这里的田园气息与民俗滋味,是最令人动容的。一应时令节气,果蔬茶汤、糕团点心,均亲耕手作,事事明了、处处有样,一针一线、一粥一饭,都方圆有致、舒坦妥帖,是旖旎的故乡,盛满怅惘的心泉。树阴登墙,藤萝满架,蓓蕾未绽,井边祖母淡淡的笑,旧时世世代代女子的身影,长日炊烟袅袅,浆洗过的衣香。惊蛰如歌,清明似酒,我们如谷雨丝中的蚕蛹蓬勃,如稻谷年年的耕耘丰收。潸然儿时的雨季,所有踏过的河岸,柳枝掩映夜归人,多少岁月已流转。哪怕身处千顷惊涛、万里云海,不论时序和方位、山水与星月,只要山影仍落水中,只要花枝低欹、云絮飘飞的时节,我们总会回来,反复唱着,这年华与田园的歌。
2016.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