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3
常听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听起来像是正确的废话,谁都知道,要成事先要谋事。
拆解之后,一个事情要得到解决,无外乎要经历几个步骤:
1,看到某种现象,敏锐地捕捉到,觉察出不对劲,从万千噪音中提取出可能引发大问题的信号,发现问题。
2,把问题提出来。
3,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
4,结合意愿/能力/资源,罗列并筛选解决问题的路径。
5,敲定计划后,做排期,做实施计划。
6,按部就班推进。
7,中途遇到问题,再想办法推进。
8,达到目的,问题得到解决。 因困难终止,计划终止,方案失败。
看起来,世界上的事就这么简单,你去坚持做一件事,把问题解决掉,你就成功了。你的人生就有意义了,可绝大多数人似乎就是做不到,没错大多数人,就是穷人。 撸Sir。 这个世界的规则,从来就不是按照大多数人的意志来决定的。
大多数人习惯了按照世界既定的规则运行,没有必要时,不会主动思考。
1 大多数职工按照公司既定的方法做事,看似大家都在鼓励创新,而其实创新在中国还有一个近义词,叫做“革命”,对现有的人事,过去的公司制度文化,都是一种冲击。 假使,我们的公司还能获取很大利润,那创新的步伐就会更加缓慢。 是的,不到万不得已,公司上下,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基层员工,他们都会像齿轮被带动一样,顺着过去的习惯就往前走了。 我们的大企业,如果能依靠抄袭别人的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管理方式,就不会探索适合自己的创新之道。
2 做计划,是一件痛苦的事。 你做的很多事,立过的无数的FLAG都会让自己痛苦不堪。 因为大多数FLAG都是实现不了的。 你看到你在现实面前,就像鸡蛋要翻越高墙一样特别滑稽。 所以,倒不如过一天算一天,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平平安安,而追求平安的文化,本质是平庸的文化。
3 为什么那些少数人,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思考,不断写作,不断总结的人。 他们为什么总能一次次的成功,一次次克服困难,创造常人难以想象的价值高度呢?
我的思考是,这类人他们会不断思考,总结/记录,就像拿尺子去比量与他人的差距然后思考如何可以弥补这一差距,并把这些思考和实践的经验应用在真实的生活和工作中。
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这类人他们更了解外部世界的运行规则,对自我的认知也一次次贴近真实的自己。 更加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