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考研还有十几天的时间,最近特别焦虑,焦虑到连续失眠。
因为深知这次考试没有信心,而又太想考上了。
于是就这样挣扎着,也会想还不如赶紧考完,管它考上考不上就解脱了。
今天因为工作上的一些事,又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因为马上快考试了,精力真的分不过来。
下班后,和J姐聊天。
她发来的这段话,瞬间让我破防了,泪目了,一边看书一边哭。

想想这么多年,在工作上遇到了委屈,家里人总是让忍让,还说大家不都是这样熬过来的吗?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大家都是这样熬过来的?那我为什么要和大家一样呢?
我们为什么不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工作和人际关系呢?
我见过太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我发现,这几年,我越来越不喜欢听父母的话,为什么呢?因为凭借父母的知识储备和经验,根本就不足以给我的人生做出规划和指导。

又想到昨天,在家人群里,我问表哥,是不是最近工作不开心,他说是的。我感觉到他工作不开心已经很长时间了。
我太理解这种工作不开心的感受了。
表哥曾是我从小到大心目中学霸级的人物存在,成绩一直非常好,就是这样一个学霸,也不能主动选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那我们上这么多年的学意义在哪里呢?
我一直觉得我们读书的意义,努力的意义就是应该让自己的生活拥有更多的选择权,摆脱被支配、被安排的人生。
2年前曾读过吴军老师的《见识》一书,在书中,吴军老师也谈到不要听父母的话。要先让父母成熟起来:
“教育中最可怕的事情是,用上一辈的思想教育这一辈的人如何去迎接20年后的未来。”
虽然中国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说法,这在两千年几乎一成不变的社会里,或许有点道理,但在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的今天,老年人的见识未必比年轻人更正确。

以上两段是吴军老师书里写道的。
由此可见,这和我上面谈到的,我父母的经验根本指导不了我的人生的观点不谋而合。
所以,我大部分的人生抉择,都会听从我自己的。
随大流的人生,很简单。
坚持自我的人生很难、很苦、但也很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