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臣系列聊斋故事:李氏聊斋(二十二)——
养子望愚版
说有一个人自幼聪明,甚喜读书,什么四书五经,论语,大学,唐诗宋词,二十四史,历朝志怪,无不喜欢。
知道得多,就难免要发表议论。他的文章往往能够引起朝野荡,大有洛阳纸贵之状。可以说是天下第一才子了。
于是,不经过考试,就进入殿试。皇帝也看他是个才子,便直接封赏为状元。
接着就是各种衡门都是当头一把。
说树大招风风撼树,由于他太得意了,娥妒者也就多了。这是中国人的传统。
于是,在皇上那告状的人就渐渐多起来。
起初皇帝是不相信的,但是架不住告状的人太多,所以也就三人成市虎了。慢慢地皇帝也就疏远他了,直到把他贬来贬去,几乎没有安宁。
大约到了他四十岁的时候,他确实是忍耐不住了,于是辞官归乡,他想象陶渊明那样结庐荒野,过点门口狗吠,远处林森的生活,且可朝朝酒醉,日日蛙鸣的日子。
与此同时,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说什么也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再象他这样聪明了。因此,他娶了一个朵傻的女人做老婆。并且寻找到一个比陶明的桃花源还美丽的地方生活。
在一个远离城市的山里,到处都长满了白桦树,林间到处是溪流漏,随便捧起一杯水,都可以当作矿泉水,并且可以医百病。葱笼的树林内百鸟齐鸣,形成一副天然的交响。据说,一般人
是很难发现这里的。
他建起了一个破旧的小木屋,小木屋内陈设简单,但却充满着馨香。他白日里就是在山上游览,从来没有人打扰,悠然自在;而到了晚上,他就在小木屋里与他呆傻的老婆生活。
不久他就有了儿子。为了牢记人生的酸楚与哀叹,他说啥也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再聪明了。于是他就封锁来自山外的所有信息。
的确也是如此,他的儿子表面上看也真是傻子一般。都到了十五岁,也没有什么清楚的表达能力。
他会心地笑了。
但是,有一件事却出乎意料。当他的儿子到了十八岁的时候,突然变得聪明无比,远远超过了他。他又有些无奈了。
更糟心的事还在后头呢,有一天他的儿子突然跟他说,外边有人约他去作官。他自己也看出来了,无奈,无奈,真无奈。由他去也。留下的就是他和那个傻老婆。
大约过了五六年的光景,他的宁静就被打破了。因为,每天都有人把各种各样的好吃好喝的东西送到山场里来。他再也不用吃那些野草和树果了。尽管他的内心不悦,但是,反正有好吃的,他还能勉强忍受。再后来就有人把许多美女送到山场里供他享受,他有点懵懂。但是人性的弱点还是让他没有拒绝。
如此,他的生活又恢复到少时的轻狂。慢慢地他也就习惯了。但是,他依旧不愿意在表面上改变自己。所以他在门口写了一首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但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王公。
后来,有许多的人都知道他的思想,纷纷向他请教装傻之术,他也没法回答。只得把郑板桥的话送给他们: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图后来之福报也!
当然,他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聪明,遂做诗一首: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身心无地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