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什么是有效的学习?

什么是有效的学习?

作者: 润喉糖 | 来源:发表于2016-09-24 20:37 被阅读528次

    最近读了一些关于大脑与认知方面的内容,《大脑与认知》,《重塑大脑,重塑人生》,让我对有效的学习方式产生了一些思考。很早就听过一句话,很多时候努力只是努力的样子而已。这句话的的意思是生活和工作中充满了大量无效的努力,毫无意义的学习。很多人都对这句话产生共鸣,因为它揭示了残酷的客观现实:只有一小部分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得到传说中天道酬勤的回报,抵达金字塔的前端,而大部分人则默默无闻的作出“努力,勤奋”的样子,毫无所获。一些懒惰的努力者把别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败归因于不同的运气和机遇,我不否认运气的存在,并且相当重视运气的影响,但运气和机遇只是“同样”努力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之一,不是唯一原因,当然也不是这里要谈的。在学校里还可以偷懒,因为中国的大学有让学生顺利毕业的义务,但到公司上班,老板没有让员工每年顺利得到经济回报的义务,不努力就要被炒鱿鱼。因此努力和勤奋变得非常廉价,因为只是努力的样子而已。

    爱因斯坦的大脑右前额叶比普通人要大一些,而右前额叶的区域负责进行空间推理。人体与外界交互每个功能器官在大脑皮层处于不同的位置,视觉系统有自己的专属区域,听觉系统有自己的专属区域,语言能力也有自己的专属区域,甚至每块皮肤的感觉神经都在大脑皮层有自己的专属区域。人一旦学会某项技能大脑皮层的组织结构也会发生改变,比如学会外语,大脑皮层会有一块区域开发出来专门处理外语信息。

    心理学有一个假设,每一个心理活动都对应着一个生物现象。这个假设已经被越来越多上述例子的证实,人们学会一项技能不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认知活动或者考试分数,也是大脑神经元连接硬件的改变。当我们学习一个概念时,精神上怎样的感受和表现才是有效的学习?如何加快学习进程?怎样避免无效的学习?当我们知道学习最终要取得的可见成果,即神经元连接的改变,这些问题会不会变的容易回答?首先必须承认认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没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去套用,从而使问题变的简单。只有不断的接近它,认识认知过程的复杂性,在认知进程中小心翼翼,才能驾驭认知,抵达胜利的彼岸。为什么有那么多无效做样子的努力?因为人们总是把学习的过程想的太简单的了,认为只要花时间有强烈的意愿就能学会,而一旦不达目的,学不会,就开始怀疑自己。

    逻辑,秩序,规律,原理是每一门学科和技能的基石和关键。物力学家费曼提出一个著名的费曼技巧:测试自己懂了没有的一个方法就是看看能否把这戏学科和技能的基本概念和逻辑给完全不懂的人讲明白。其实学习技能目的的绝大部份是与人沟通,向外界表达自己,与外界进行交换。如果能给一个外行讲明白,说明知识和技能已经在大脑中形成回路,能够熟练提取。

    通过对脑科学的学习同样也让我明白专注对于高效学习和知识获取的重要意义。以前只知道学习一定要专心,心无旁骛,但并没有深刻的体会。现在我知道大脑不是完全受意识主动控制的,大脑总是会自动留意周围的环境变化,捕捉忽然出现在脑海中的东西,被吸引,注意力开始发散。专注是实现持续性刺激脑细胞的充分条件,要让每天都在新生的神经元连接到老的神经元上从而成为知识的载体,必须持续的对其进行刺激,强度和持续时间都要达到一定的要求。专注就是达到这样持续时间和强度的条件。

    专注也就是所谓的在“学习区”学习的必要条件。学习区的概念是相对于舒适区和恐慌区而提出的。舒适区就是认知活动毫无压力,认知的对象都是自己非常熟悉的,恐慌区和舒适区恰好相反,认知活动让人无所适从倍感压力和焦虑,学习区是介乎舒适区和恐慌区的状态,有适当的压力但又不会让人无所适从的焦虑。在学习区学习也叫刻意练习。

    专注和有针对性逐步提升难度的学习活动是在学习区的充分条件。长时间专注于有针对性的困难任务就会达到一个新的状态,叫“认知力竭”。这个状态就是一种实在不能继续学习的状态,深感认知的压力,再也不能往前走一步。这个时候需要停下来休息,在《精力管理》这本书里提到“间歇训练”的概念,就是短时间的冲刺,逼自己达到所能达到的极限,然后停下来休息,再进行冲刺。那本书里用很多实例证明,“间歇训练”不管在运动员训练体能和技能的有效方法,也是知识工作者提高自己认知能力的方法。

    说了这么多,到底学习是什么?做个类比,学习好比健身,这个类比简直好的无比。当脑科学还没有发展到目前这个水平时,比如说50年前,这个类比会少很多信服力,但目前脑科学发现,神经细胞跟肌肉细胞一样用进废退,高难度的认知活动会让新生的神经元存活,高强度的反复联系会增强神经元轴突之间的连接。肌肉也是这样,用进废退,科学的力量训练会让一个肌肉松散的人变的魁梧健美,微博上也看到一个人分享自己健身经历的照片,每个阶段的变化累积到最后简直是两个人的身体!但肌肉训练和认知训练不一样的是,肌肉训练可见可控制,最后的结果也很好检验。肌肉训练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健美的身材,训练的时候也有实实在在的健身器材。而认知训练却虚无缥缈,容易被打断,很不容易专注,很容易偷懒,很容易自欺欺人。

    训练一项高技巧的运动技能需要肌肉和智力的结合,比如乒乓球,舞蹈。经过大量有针对性的刻意训练,一个乒乓球高手和舞蹈家可以在对手和观众面前表演高超的技能,这些都是我们能看见的,但我们并不能看见乒乓球运动员和舞蹈家经过大量刻意训练后大脑结构的变化。我们并不想知道激烈的乒乓球比赛和优美舞蹈的抽象和晦涩模糊的来自大脑皮层的原因,只想看到它们赏心悦目的比赛和表演。但真正控制肢体的是来自经过训练之后结构改变的大脑。乒乓球选手和舞者不断训练自己的身体技能,身体技能透过神经纤维将刻意训练的肢体动作凝固到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回路中,形成大脑结构的改变,大脑结构的改变反过来又指导和影响身体技能的训练和发挥。身体技能的外在表现是大脑结构改变的证明,优秀的身体技能表明大脑的改变是对的,差的身体技能表明训练并没有达到效果,需要继续努力。也就是说,身体技能的表现是大脑是否正确塑造的反馈,有了这样看得见的反馈,训练就有了针对性,针对自己的弱点增加训练。

    但学习一个抽象的概念和技能,比如我所研究的估计与滤波领域的一个算法或者我最近学习的大脑与认知科学以及批判性思维与逻辑这几个领域的技能,却不像运动技能那样有绝对的不可否认清晰可见的反馈,告诉练习者到底有没有达到目标,进而知道大脑的结构是否改变,从而调整自己的训练策略,对不明白不熟练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那么怎么办呢?先举几个我看过的但是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例子。

    德国的一位世界记忆冠军卡斯滕写的一本小书《像冠军一样学习》,里面提到一个训练技能的方法,叫“巅峰训练(PEAK)”。P是指目标明确;E是指有效,详细的讲就是针对弱点在学习区刻意练习达到学习的“临界点”,也就是达到“认知力竭”;A是指分析,对训练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弱点,从而进行上述E的步骤;K是指创造性,就是让自己的学习过程变的有创造性和有趣,从而降低学习的无趣,困难,疲劳和厌倦。

    知乎名人,心理学博士采铜的《精进》这本书里讲到一个“最小化可行产品”的概念。就是要尽快输出自己的“最小化可行性产品”,不做过度的准备,先行的教育总是让我们准备的太多,总是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够,还没有准备好。先输出一个产品,供人反馈,比如读一本书,将自己的理解结构性的组织起来,形成一篇文章,放在网上供别人评论和反馈。“最小化可行产品”就是在做中学,把自己的知识用起来,形成一个反馈,不光是来自别人的反馈更是来自于自己在做的过程中的反馈。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写道:很多人正是因为没有目标才不停的“学习”、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无效的学英语方式是,背单词从来不造句,背了很多单词但从来不阅读和写作英文 ...... 。用李笑来的话总结李笑来的意思,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转化成真正价值的根本。

    斯科特 .杨在《如何高效阅读》这本书里,特别强调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才是真正的掌握,他主张基于项目的学习而不要脱离实际的死读书。

    .....,《学习之道》、大前研一的很多书都是在告诉我们实践是多么重要,甚至在近代影响中国最著名的也是让人听的耳朵出茧子的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在告诉我们教条和礓固是多么可怕,实事求是的实践对于个人和社会是多么重要。

    列举了这么多例子,我想说明的是,有效的学习方法都是让学习结果变的可检测,可视化,从而给学习者一个有效的反馈,让虚无缥缈的心智训练变的可监控。写作是一个很好的输出手段,写作需要组织思维,将自己知道的清晰的输出,这些对我来说相当艰难。上面提到的学习一个算法如何监控学习过程,检验学习结果?找出一些应用这些算法的领域,编程,写实验报告,最后写成自己对这个算法理解的文章,包括木未来的应用前景。学习大脑与认知科学,可以将自己读到书进行总结,写书评,写这些知识对自己的启发,将大脑和认知科学总结成简单易行的行动策略,指导和优化自己的生活。学习批判性思考和逻辑领域的知识,也可以写文章和自己的理解,并且监控自己的言行是否有谬误,是否受情绪和感情的影响变的不理智,自己以前生活中有哪些值得反省的地方,这些都可以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是有效的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gx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