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长中,完全“随心所欲”真的好吗?

成长中,完全“随心所欲”真的好吗?

作者: 小吉妈 | 来源:发表于2017-11-03 09:50 被阅读0次

          听说小雄又辞职了。小雄是我表姐的儿子,我看着他长大。

          七年前,小雄要填高考志愿,表姐让我给他参谋参谋。但当时他给我的感觉是心不在焉。我问他以后想做什么工作,他哼着歌说:“现在不知道,到时候再说吧!”我建议他规划未来并给自己定下目标,他却振振有词:“比尔·盖茨进哈佛的时候能想到将来会退学创业吗?未来变数那么大,现在的我怎么知道未来的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要随心所欲地生活,不想过早限定自己!”

          现在,小雄毕业三年了,已经换了五六份工作了。每份工作做不了几个月不是嫌钱少,就是没兴趣,要不就是太辛苦……这不,待业在家焦虑着呢,看来随心所欲的生活也并不舒坦。

          现在的一些年轻人追求个性,不希望再像父辈那样过着“一眼能望到头”的生活,高唱“生活永远在别处”,希望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发展道路……我把他们称为“自由新人类”。“自由新人类”宣称:“我们不需要规划,我们要随心所欲、活在当下,遵循内心的选择!”我的侄子小雄,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自由新人类”。但是,如此的“随心所欲”能真正地“随心”吗?小雄的家庭环境一般,和他一起毕业的同学,升职加薪的大有人在,工作稳定开始计划下一步的也不少。而小雄频繁的换工作,钱是没赚到,大学谈的女朋友嫌他不上进也和他吹了。如果他继续这样随心所欲地跳槽,不愿意在某个行业沉淀下来,连养活自己都困难,更别提买房子结婚了。

    “随心所欲”的生活真的存在吗?

          每个人都希望活成自己希望的模样,都想要能“随心所欲”的生活。但是如果像小雄一样连自己都无法养活,是无法做到真正“随心所欲”的,这是因为:

    ①在职业初期,我们往往还未确定自己的梦想和使命到底是什么。视野有限和缺乏体验会带来成长的阵痛,这时你所追求的“随心所欲”往往是对现状的逃避,是追求暂时的安逸而已;

    ②即使我们幸运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还是必须先要生存下去,有能力养活自己;

    ③即使家境好,不用为生存发愁,能力的提升也是需要时间的(即使是王思聪这样的富二代,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也需要磨练的过程)。

          所以,想要“随心所欲”的人往往忽视了个人的生涯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一般来说,人的生涯发展可以分为生存期、发展期和事业期三阶段。

          生存期:当你的收入还不能满足支出或刚刚好可以满足你的支出之时,说明你还处在职业发展的生存期,这个阶段工作的目标是为了满足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

          发展期: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职业进一步的发展。随着收入渐渐大于支出,开始追求发展,寻求归属感与获得尊重,希望结交志同道合的人,获得工作的成就。还有些人,开始为自己的事业做出探索和投资,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开始寻找自己热爱的事业。

          自我实现期:这个阶段,赚钱成为次要的,人以兴趣与自我实现为核心目标,自我实现期的人寻找自己热爱的事业,持续投入修炼能力。该阶段的典型人物——马云就说过:“我现在的事业已与赚钱无关。”

          并非每个人都会经历生存期,发展期和自我实现期这三阶段。有些人一辈子都处在生存期阶段。还有些人即使进入了发展期,也可能永远进入不了自我实现期,因为他们可能到退休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是什么,也没有主动探索过自己的事业。

          可以看出,一个人想要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相对的“随心所欲”的生活,需要至少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处于发展期),或者是能够为追求自己的兴趣而活(处于自我实现期)。也就是说“随心所欲”是建立在能力能够负担起这份自由的基础之上。即使是这样,也没有绝对随心所欲的生活,没有人(即使是王健林或者马云)敢说自己能够无所顾忌的、任性的、绝对随心所欲地生活。

    相对的“随心所欲”也需要提前规划

          那么,如何让未来的自己能活的相对的 “随心所欲”呢?第一步,就是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进行适当地规划。

           说到生涯规划,很少有人能真正了解它的内涵。曾有学生这样形容他所做过的生涯规划:“我高考后做过一次职业生涯规划。大二转专业的时候也做过一次。现在大三即将结束,想着要考研。你现在问我都规划了些什么。我早忘了当初写了些啥……”

           很显然,这位同学把写一次目标计划书就看成做了完整的生涯规划,并且一写完就抛到了脑后,时间长了连自己都想不起来。事实上,生涯规划并不是单纯地做一次计划那么简单,它是一个持续往复地对自己的成长进行规划和管理的过程。它不仅帮助我们把握未来发展的大方向,还要帮助我们自我管理(健全人格、提升能力、发现兴趣);它并非只是提供解决眼前具体问题的方案,更重要的是提升我们解决生涯问题的能力;它并非是让我们生活在一套死板的表格中,而是让我们能在更大的空间里发展自我。总的来说,生涯规划的目的不是让我们把对未来的具体计划写在纸上,而是让我们养成策略性的思维方式,提升我们应对复杂的职业环境的能力。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可能在将来,有能力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生涯规划能解决的具体问题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要问了:“生涯规划具体能解决哪些问题?”

    人在整个生涯发展的过程中,一般来说会遇到如下问题,而生涯规划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应对它们:

    定位——我到底适合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

    适应——该怎么处理人际关系?又该如何调整职业状态?

    转型——跳槽、转行,都该怎么做?

    发展——职业高度还是专业精深度,如何做才能更好?

    平衡——工作、休闲、生活、家人,怎么才能找到生活的重心?

          就拿我们高三学生来说吧,我们所面临的大学志愿选择,其实就是个“定位”问题。这个定位将对大学毕业后进一步的职业定位产生很大的影响。事实上,高中生的大学志愿选择可以参考如下图所示的模型,通过问自己如下三个问题进行定位。


          上图所示的模型就像个漏斗,将所有的选择从上到下越“筛”越少。

    第一个问题:有什么?即有哪些专业和学校供你选择?

    第二个问题:要什么?即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对哪些专业感兴趣?这一过程中需要对你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兴趣进行梳理,然后筛选出你感兴趣的,想学的专业。

    第三个问题:凭什么?在上一步骤的基础上,综合你的能力所长、高考成绩以及拥有的其他资源选择出最后的目标专业和学校。在这一过程中,你需要清楚自己的高考成绩在你所在地区的位次,还需要总结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例如家庭经济情况、社会关系等。同时还需要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梳理。

          基本上通过以上三个步骤,你可以初步列出一些能往大学志愿表上填的选项。对于能力、价值观和兴趣的梳理,虽然在这里我们只是一笔带过,实际上它们也是需要动脑筋、讲技巧的过程,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详细讨论。

          要想未来有好的职业发展,选大学志愿的定位只是一个开始,这三个步骤的定位不是一劳永逸的。为了更有效地为将来走上职场做准备,在之后的大学学习生活中,你还需要不断地提升能力、提炼职业兴趣、聚焦职业价值观……持续地对你自己的定位进行动态调优。

          “路漫漫其修远兮”成长的道路没有捷径可走,完全的“随心所欲”会让人像浮萍,飘荡在人生的海洋中,到哪都无法扎根。但是你可以通过规划和管理自己,让自己的成长更顺畅一些,终有一天能实现自我,成长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中,完全“随心所欲”真的好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gz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