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因兴趣使然,或为明星梦想,亦或仅是寻求1个进入大学的“敲门砖”,最近几年来,艺考大军越发庞大,今年的艺考报名,乃至出现了报名通道被挤崩溃的为难事件。
1边是入学时百里挑1、乃至千里挑1的剧烈竞争,1边是毕业时相干专业连年走低的就业率。“看上去很美”的艺考热,究竟为什么高烧不退?
参加艺考的学生们正抓紧专业课强化训练,备战考试。张斌摄
1场让报名通道崩溃的考试
18岁的刘梦瑶是今年江苏艺考大军中的1员,但若把时间拨回几年,她怎样也想不到自己会和“艺术”沾上边。
去年6月,行将升入高3的刘梦瑶开始忧愁:按现有成绩,极可能无缘本科大学。带着冲刺大学的目的,刘梦瑶选择孤注1掷,投身艺考。
由于没有丝毫“音体美舞”的底子,刘梦瑶选了能“速成”的影视编导专业。
没有任何专业基础,乃至谈不上兴趣爱好,刘梦瑶的艺考路只能从死记硬背开始,学习剧本写作,尝试影评分析等等。
在刘梦瑶看来,自己的艺考心态实际上是很多艺考生的缩影:为弥补文化课差距,紧急加入培训机构,按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学习应试技能,找1条上大学的“捷径”。
除对艺考生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低,明星梦、成名早、赚钱快等等,1些艺术行业表现出的“诱惑力”,也成了很多中国家长和孩子追逐“艺术之路”的潜伏动力。
眼下正在进行的2019年“艺考季”,由于报名通道拥堵,上了网络热搜榜。
1款名为“艺术升”的APP软件,因承当了多所艺术院校的网上报名而被舆论聚焦。由于艺考报名人数激增,这款软件在校考报名时段出现瘫痪。
“70万艺考生丧失报名资历”的网络热搜标签,乃至惊动了教育部,《人民日报》也以《改革发力,让“艺考”回归本位》为题发布评论,反思“艺考热”现象。
南京艺术学院2019年本科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考场外 中新社 刘小楚 摄
“不在考场上,就在去考场的路上”
湖南女孩左方孺今年已经是“2战”艺考,目标还是影视表演专业。“不在考场上,就在去考场的路上。”她这样形容自己疲惫的艺考经历,去年此时,左方孺穿梭于南京、北京、上海等几大城市,应战了8场考试。
3年前,利用高2暑假报名艺考培训机构后,左方孺进入了全封闭学习阶段,开始自己的艺考之路。
逐日6点起床,对着镜子练习“播音腔”,规定自己每天要熟读的剧本量,看着《演员的诞生》做笔记……有着“明星梦”的左方孺,把1切心思都用在了备战艺考上。
艺考生左方孺生活照 受访者供图
遗憾的是,即使已尽力准备,去年考试左方孺还是遗憾落榜。
再战艺考,今年左方孺面临的压力仿佛更大。2019年艺考招考前夕,教育部印发《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部份特殊类型招生基本要求》,为“省级统考”明确了时间表,并就提高“文化课成绩”提出要求。
按今年的艺考政策,省级统考已涵盖的专业,高校1般应直接使用统考成绩作为考生的专业考试成绩。省级统考未涵盖的艺术类专业,高校可组织校考。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1规定要求综合类大学不再单独设置考点,而是归入统考当中。这意味着,艺考生参考的次数减少,1些考生只有统考这1次面试机会。
在很多考生看来,新的艺考政策无疑将增加专业课的竞争,加上文化课成绩要求提高,想把艺考作为考大学的捷径将愈来愈难。
压力之下,左方孺今年可谓背水1战。在接下来的1个月里,她已报名了6场艺考面试。
舞蹈艺考生为考试做准备 中新社 佟郁 摄
追梦的路上也很“烧钱”
艺考很“烧钱”,培训课、考试费、材料钱、奔走考试的吃住交通等等,这些费用是每一个艺考家庭必须承当的“追梦代价”。
除考试本身的压力,来自农村家庭的左方孺还担当着钱的压力。面对1年1万多块的培训费用,作为复读生,左方孺今年备考没有向父母要钱,只是瞒着父母在亲戚朋友那里借钱备考。
为了省下艺考路费,左方孺展转考试都选择火车出行,在异地考试,她也只敢住几人1间的青旅。
“但穿衣服的钱还是不能省的。”作为1名影视艺术专业的艺考生,不管条件多苦,左方孺都会在每次考试时备下几套好看衣服。她知道,“颜值”对表演考试很重要。
相比于左方孺,浙江海宁的艺考生邹雨洁情况要好很多。家庭条件优越让她勇于选择影视摄影的艺考方向。在购买各类价格不菲的摄影装备时,父母也都能为她承当。
为了能读更好的艺术培训学校,邹雨洁专程从海宁前往杭州,在1所培训机构里寄宿学习。
按她的计算,1年里她上的培训课有80多课时,每课时收费在500元左右,1年下来,不算平常花消,光培训费就要4五万。
某培训机构挂出的收费情况 来源网络截图
刘明作为1家艺考培训机构的老师,在他看来,目前,艺考培训市场其实“水很深”。
“以影视编导培训为例,其工作的机构1年课时费在1万左右。但一样1门培训课程,市面上价格差异很大。从教学内容上看,差异却其实不明显。”刘明说。
除培训费以外,对很多艺考生来讲,各类材料、服装,训练本身的费用,乃至展转多地应考的交通食宿费,都是不菲的开支。
艺考生参加贵州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艺术类专业考试。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艺考生参加贵州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艺术类专业考试。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艺考之路,未来可期吗?
当无数学子为艺考披星戴月,投入大笔资金和精力,终究艺考“上岸”后,艺术之路能否许他们1个美好未来?
两次备战的左方孺仍然深信自己的演员梦想,她说自己1定会执着地走在演艺这条路上。
在她看来,这个梦想承载了很多,这条路不但是自己兴趣所在,做了演员,还能很快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早日把自己考学的欠款还上。
艺考燃起了左方孺向前的希望,但也曾扑灭过1些人的梦想。
2016年毕业于4川某传媒学院的刘诗繁,曾以艺考的方式进入该校攻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在她眼里,做影视动画工作是她未来就业的归属。
某美术培训机构内,准备参加美术类艺考的考生在进行专业练习。张斌摄
某美术培训机构内,准备参加美术类艺考的考生在进行专业练习。张斌摄
但这份热忱,却在走上工作岗位3年后,逐步变得冷漠。毕业后,刘诗繁展转成都、北京两地,换了不下4份工作,每份工作的内容又都不相同,但唯1的共同点,就是没1份工作和大学读的专业相干。
“我喜欢画画,但是我做不了画家。若是做影视美术设计,大公司进不去,小作坊工资又太低。”摆在刘诗繁眼前的,是3年的就业窘境,不管是1线城市还是故乡,她都没能为自己找到1份适合的工作。
目前,刘诗繁又干起了销售工作,她在大学里学到的专业技能,始终没能为她带来1个安稳的未来。
这其实不是个例。去年6月,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列出了中国大学中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红牌专业”。这其中,美术学、音乐表演已连续3届都是红牌专业。
如今,回看自己的艺考经历,走过大学生涯的刘诗繁渐渐发现,虽然这份专业没给自己带来实质性好处,但却成了1份难忘的人生经历。那些学得手的技能,也都成了她平凡生活里,不可多得的爱好。作者:杨雨奇
更多教育咨询,请关注学大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