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半的小女孩摔倒了,妈妈抱起小女孩擦干她脸上的泪水,嘴里叫着宝宝,宝宝。亲亲地吻了吻她的额头。
另一个2岁半的小男孩见了,跑过去亲了小女孩。见状的大人们哈哈大笑。随之,小女孩的妈妈告诉她以后不能让别人亲自己。小男孩的妈妈告诉他以后不能随便亲别人,要经过别人允许。
倘若,大人们对这件事做了另外几种的处理方式。
极端的方式。如大声制止呵斥小男孩。在众人注视下不仅小男孩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且无形中会把大人的羞耻感带给小女孩和小男孩。让他们以为这是羞耻的事情。2岁半的孩子处于敏感期同时也处于模仿期,也许他只是想模仿小女孩的家长安抚小女孩。
另一种,激励的方式。大人们的哈哈大笑,夸讲打趣小男孩。会让小女孩误以为这是好事,让小男孩误以为这是很棒的鼓励。
还有一种处理方式则是家长们都忽视此事件,玩笑中一带而过。小女孩和小男孩都会认为此事件是正常的。
教育问题一直是非常热门的话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出生开始受父母言谈举止的影响。在处理事件上,父母如果没正确的引导孩子,忽视事情的本质或是一味教孩子分别对与错,长大后一定是要吃大亏的。
也许是孩子的是非观无法得到正确的引导,也许是处理问题时无法分清主次矛盾等等。而二分法的处理方式则更是值得思考的。如同,高与低,美与丑,长与短都是相对应的。对与错也是如此,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分对与错,真的对吗?
在教育上,教孩子如何处理事件真是一大难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