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垮骆驼的永远不是一根稻草。所有垮掉都是注定的,看起来像是一根稻草,那是因为坍塌的那一瞬间,那根草刚好飘到了身上。而这本身也是注定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如若任寒流持续肆虐,三尺冰冻也花不了多长时间。
那位隔三岔五就出现在黄先生餐厅的洋酒品鉴者一直坚持去找黄先生对酒当歌,直到店里那曾经摆满了各种洋酒的货架几乎变成了空架子这才罢了手。准确地说,停下来不是因为酒架被喝空了,而是喝到黄先生的餐厅歇了菜。过程如此短暂,短到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其实说不清是这位仁兄在店里的最后一口把黄先生的店喝垮了,还是因为黄先生的店关门了才让他不得不迎来店里的最后一口。
按理说酒架上的酒变稀疏时作为经营者的黄先生应该不断上新补货才对。然而事实是黄先生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让货架被掏空。
不敢断言是否是因为那位经常以朋友身份出现的品鉴者让黄先生担心没完没了收不了场所以断了供,毕竟他本人也是好酒之人,有人陪喝当然比独自闷酒要好,不太可能因为担心某人停不下来而干脆不补货。最大的可能是因为那些酒架上的原来准备用来销售的东西一直就没变成过货。酒的名字虽然印在了菜单上,但几乎没有客人点这又贵又不习惯的玩意,倒是是被自己,被某位或某些不在乎口感的“品鉴者”朋友给消耗了。
补货,首先得它们得是货啊,几乎都没卖过一盎司的东西根本就算不上货。如果上新的结局还是与现在一样只为了被人无偿品鉴,那还有什么意思。作为资深酒徒,只要是含有酒精的液体都能解馋,而他所待的是一个白酒大省的省会,满街都是酒,完全可以为自己所需,何苦花大成本去进那些注定要被人免费干掉的东西?
黄先生多次提到的一句话让我我印象十分深刻,这话也佐证了我对他不愿意给酒架补货原因的猜测。
他说:“在我们那边,去好朋友的店里消费,通常都不会要求打折,不仅如此,还会尽量想法多花点钱。绝对不会白吃白喝的。因为这涉及到做生意的风水,不能不但不赚钱还漏了财。”
黄先生的这话已经把生意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了。不是舍不得,是不能漏财坏了风水。他说,“老板自己请客都要拿现金交到收银台的。”
我不知道他每次在陪那位仁兄(或者说是那位在陪他。谁陪谁看各自的立场)喝完酒后有没有从兜里掏钱结账,让酒架上的东西变成商品,让他的餐厅的风水不被他亲自破坏。不过我估计他没这么做,或者没坚持这么做。或许是因为那些洋酒一直都没卖得出去,连他自己都不确定,或是说不认为那是供消费的货品了。他可能已经把它们当成了他这位嗜酒者的私人消遣物品了。尽管如此,从他脸上不时透出的严肃表情中我还是看到了他的苦恼,或许他的内心深处对那些从来不花一分钱的品鉴行为是有些微词的。根本就不是不在乎,不介意。
黄先生的餐厅终于还是关闭了,就在货架上的酒寥寥无几的时候。但压垮这间讲究的餐厅的绝不是那些被拧下来的薄薄的瓶盖。
或许,这根本就是注定的,即便没有某位和他一起喝光了酒架上那么多酒的“朋友”。
早安,十二月十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