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句话是当我是高中生的时候,阅读《读者文摘》看到的一句话。
文摘里有一篇文章讲到了一位妈妈带孩子去逛商场的情景。妈妈原本以为孩子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会开心。可是孩子哭闹不停,非要离开商场。妈妈觉得非常奇怪,于是准备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就在蹲下来的那一瞬间,她懂了。她以为孩子看到的和她一样,是那些好看好玩的商品,其实孩子看到的更多的是一双又一双移动的大腿。
这个故事告诉大人们,要蹲下来,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
我想起了小时候的我。我的需求,我的感受往往被父母看不到,他们从来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好好倾听我,更不会知道小孩子是有感受和想法的。因此,小小的我,内心积累了很多委屈。慢慢地,这种委屈变成了对他们不再信任,不再依赖,有什么事情独自解决。那时的我也对自己说:“等以后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会蹲下来听他说,我会尊重他的感受,让他感受到被尊重,被爱护。”
当了妈妈后,我记得这件很重要的事,要尊重孩子的感受。这个提醒也的确让我和孩子受益良多。在“按时按点喂养孩子”这个观点影响下,大多数父母会掐着闹钟点按时哺乳,按时抱起来。而我坚决摒弃这种做法,按照孩子的需求,及时给孩子照顾和满足。当他是婴儿的时候,哭了就会马上抱起,试着去猜测哪里不舒服了,是饿了,渴了,还是尿了,找到了原因,马上给予及时的照顾。当他到了幼儿时期,他的各种情绪,高兴,生气,愤怒,难过,都会被我和家人看到,承认这些情绪的合理,允许他满屋子哈哈大笑地跑表达开心,也允许他拍打表达愤怒和生气,伤心地哭泣会给他足够的时间去陪伴他,安慰他,听他并不流畅地表达他的心声。
这些所有花费的耐心确实给了我们巨大的回报,他获得了足够的爱和安全感。不论带他到哪里去玩,他都会用最开放友好的心态去面对所有的人,对事情的发生也有极好的理解,不会太执拗地钻牛角尖出不来,跟小时候的我完全相反。
过了3岁,该去幼儿园的年龄,他非常期待上学。让家人欣慰的是,从上学第一天,他基本没有上学的焦虑,也从来不哭,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上学。每天我们的对话是这样的。
“今天在幼儿园有没有想妈妈呀?”我一般都会问这句。
“不想妈妈,我在幼儿园玩得很开心。”他带着特别自豪地样子说。
“你在幼儿园开心,妈妈就放心了。”我一定会回应这句话。
这样美好的日子持续了快一个学期。直到有一天,他告诉我,“妈妈,我没有睡好,没有力气,不想去幼儿园。” 那时的我没有办法,要赶去上班,心里很着急。一边想安慰孩子,表示理解他,一边想尽快摆脱这个麻烦的纠缠,不要耽误太久。最后,我还是做出了一个不明智的决定,以后想起就会让我后悔的一个决定。
由于我工作的原因,我要在7点50之前要赶去上早自习,我们家孩子往往是第一个达到幼儿园。在老师刚上班的时刻,我就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很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好老师,对我这么早就把孩子送过来,从来就没有怨言,总是笑脸相迎。大部分孩子都是在8点左右会陆陆续续达到幼儿园,因此我家孩子会在吃早餐前独自工作30分钟。对此,我特别感谢孩子,让我安心地去工作。
那一天,我照例送孩子到幼儿园上学。孩子在路上就跟我说,“妈妈,我没有睡好,我今天不想上幼儿园。” 一方面,我要上班,无法照顾孩子;另一方面,我不想孩子因为不想去上幼儿园就不去,在我心里,这就是任性。到了幼儿园,孩子一再坚持地告诉我,他没有力气,紧紧把我抓住,趴在我的身上,不让我走。老师知道我的工作性质,怕耽误我上班的时间,帮我把孩子抱过去,我还是狠心快速离开了。后来,走到转弯处,我看到了孩子哭着跑出了幼儿园大门外,没有看到我,所以只好边哭边擦着眼泪,默默转身,在老师的牵手下,回到了教室。放学后,老师说孩子的状态还好,我也就把这件事放下了。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头几天,由于孩子睡得比平时晚,起得又比较早,导致了他睡眠不足。这是第二次,他跟我说:“妈妈,我没有睡好,我没有力气,我不想上学,我想回家睡觉。” 我并没有汲取第一次的教训,去理解他的感受,但是我不想耽误老师早上繁忙的工作,把孩子带到了幼儿园外面去跟他交流。我打电话请假了一会儿,虽然我没有强行地把他留在幼儿园,但是我的目的就是慢慢地说服他,让我继续上学。陪伴和沟通大约40分钟后,他答应不回家,继续上学,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准备把他送进去。可是,到了幼儿园门口,他又不想进去了。那一刻,我懂了,孩子还是在尽量按照我期待的去做,但是他也无法忽略自己没有力气的感受。幸运的是,我没有继续坚持我的想法,我打电话给孩子爸爸,跟老师请假后,把孩子带回家了。
孩子回家吃了早餐,就睡觉了,睡了3个多小时。孩子醒来后,还对奶奶说,“我今天做了一件错事。我调皮不想去幼儿园,害得妈妈上班迟到了。” 孩子的懂事超出了我的想象。我突然回想起,第一次把孩子留在幼儿园,他是怎样去面对的,尽管很累很困,但是还是强打着精神去面对。他事后,也没有责怪妈妈,总是把“我特别爱爸爸妈妈”挂在嘴边。
我想对自己说:以后真的要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力,忽略或否定孩子的感受。
在金伯莉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书中,她写道:“如果一个年幼的孩子由于父母的压力而不敢承认自己的疲惫,恐惧和厌倦的话,其实是等于把父母的愿望置于自己的需要之上,是在否定自己的真实感受。”
当我们长期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从此不会再依靠我们或指望我们(甚至包括其他人)来帮助他。更严重的是,因为我们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也不会体会到他人的感受,导致孩子长大以后,也不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我们永远从同情的角度出发,理解孩子的柔软,脆弱和无助。尽管他们时而扮演小魔头的角色,把大人折磨地精疲力尽,但是他们是需要我们的包容,理解,尊重和帮助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