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达尔文的无心之举会引来这么大波浪?
罗海斌
2018 No.10 | 4518字
当一个人说出“我是个女汉子”的时候,真正想表达的是“我希望你认为我是鲜明、独特、有个性的女孩。”
为什么说人的信息处理系统(即Beliefs)几乎总是带有一丝偏差?
人类的大脑信息处理机制本身就是和环境相互适应和磨合后的产物,它存在的作用只是简化我们处理信息的步骤,提升思考、反应、行动的效率。
这种信息处理系统之所以进化出来,本质上是为了令我们更适合「生存」,而不是更好「生活」。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里不得不提到达尔文的进化论,核心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进化」这两个字有一定的「误导性」,在地球生物数亿年漫长演化过程中,并不是一种“由弱到强,由劣到优”的过程,而重点其实是后面的「适者生存」。
一方面是因为那些地球“大的、强的、厉害的”生物都不一定都能活在现在,结果反而是我们的人类后来者居上,逐渐站在了生物金字塔的顶端。
另一方面,生物演化过程是一种「被动」的自然选择。只是我们人类倾向于「主动语态」去认知这个世界。这里描述的形容词“弱、强、优、劣”都只是我们后来者的「认为」,进化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好与坏”的主观倾向性。
确切地说,翻译过来「演化论」更合适。
德国纳粹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在自传《我的奋斗》里大肆渲染可怕的“生存空间论”和“种族优劣论”
一切有机生命的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是大自然的原则和铁的规律。
“所有的文明都起源于白种人”,在各个人种中“白种人最高贵”,而“雅利安人又是白种人当中最高贵的人种”,“犹太人始终只是其他民族身上的寄生虫。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谜一般地发泄对犹太人、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刻骨仇恨,由希特勒主导的这段二战历史也成为人类历史上最血腥、最恐怖的梦魇。
不过令达尔文没想到的是,数十年后,「优胜劣汰」这个词竟然会间接地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标签
为了适于生存,我们大脑记忆存储系统里保存了无数的规则和标签,以快速有效地指导当下的行为。上面说到的——我们的「认为」,其实就是一种标签。
标签:一种通过大脑信息处理做下的「记忆点」来主动认知外在事物的工具。
我们人作为社会性动物,会有以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的倾向性,以确保自己还处在群体——「我们」之中,获得持续的关注和认同。
而贴标签本身就是社会化自我形成的模式,更是为了满足我们「确定性」的需要。
社会心理学中就有种这样的观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化贴标签的运作模式:自己→自己 ⇄ 别人
1、当我们给自己or被他人贴标签时:
放大我们的「认同感」,增强自我认同,激励自我,强化自己行为,带有一些心理暗示、自证预言和社会期望的属性,引导我们朝自己、他人预期或相反的方向发展。
2、当我们给别人贴标签时:
能帮助人们压缩认知成本,抽象出某类群体的社会化特征,这既能从心理上给予我们一种「可控感」,也能节省认知资源,提高决策和思考的效率,更是一种维护社会系统运行的必要措施。
这两种运行机制是同时存在、互相作用的。
二、「标签」在社会中如何运作
1、营销中的“标签”
我在大学里学的是设计、文案、营销、传播都略懂皮毛的广告学专业,经常听到的就是「发现需求」,好听点的是——「洞见需求」,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更高级,绝大多数消费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即——「创造需求」。
如何创造需求?
设定某种标签给用户贴上,唤醒用户记忆,让用户慢慢加入认可某类标签的群体——「主流」。
主流的形成需要时间,此外还需要资本的堆砌、媒体的协助、社会的默认······,然后主流逐渐就享有了定义权和话语权,再不断地完善链条里复杂的评判标准,形成一条可持续的「链」。
这条「链」不断地鼓动着我们消费,获得更良好的个人形象和自我感觉。
比如说:将某个特质、态度、信念、习惯等贴到某个人身上,然后对这个人做出一个与该标签一致的要求,唤醒浅层记忆,从而产生消费动机和行为。
更有意思的是,消费者真的很有可能会按照这个标签去要求自己,以便达到一致性。
类似的产品数不胜数,对于我们来说,判断这个消费需求逐渐成了一道证明题,而不是选择题。
很多奢侈品、高级数码产品成了证明我「富裕」的工具,买的是「炫富需求」,而不是满足产品使用的需求。
多数在线的知识付费消费其实并不是这个产品本身,而是「我是知识爱好者」这个标签,以及带来的「我在学习」的感觉。
在这点,个人还是倾向于「实用主义」,而不是「消费主义」。
2、运营中的“标签”
在我所从事的运营岗位中,有一个核心——标签化管理,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收集用户的各种数据,做「用户数字化管理」,不断地放入「数据池」中。
但光看单个标签是看不出多少信息量的,标签之间是有联系的,标签越多,就越能准确的定义一个人的特点。
大数据的「大」其实是「多」
这几年,由于技术带来的便利,收集用户数据的公司越来越多,收集的数据变成「大数据」,数据量井喷。也催生了一系列的大数据公司,以至于又成了这几年的一个风口,有些在收集数据的小公司都自己说自己是「大数据公司」。
当然,基于标签的形成大数据,再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处理,加上云计算的协助,智能推荐系统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商业应用,比如:淘宝的千人千面、腾讯的社交广告。
这些大数据公司通过你的产生数据和他们给你打的标签,来试图解释数千年前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一条箴言「know yourself」,即——「认识你」,或者说「认识你们」,当然后者更重要些。
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遗址
不管是在运营层面,还是在生活层面、社会层面,甚至是国家层面,服务的核心都是「大多数人」。
工作时也有过些许恍惚的瞬间,我此时此刻看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些数据而已。
另外,想要更好地了解一个用户群体,不能只是对这个群体贴上标签,而应该与其中的个体做更多的互动,看到更真实的用户,纠正刻板偏见,更新自己的认知。
3、疾病中的“标签”
现在互联网的舆论相对来说,还是自由,每个月都有新的「网络语言」,之前一段时间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发明了很多的「癌」、「症」、「婊」的概念标签,用来简单地表达那些看不顺眼的行为,装下「不舒服」。
「直男癌」、「绿茶婊」这些词被创造出来的原始动力就是拿来讽刺和表达优越感的。「XX癌」、「XX症」、「XX婊」是个筐,前面的XX没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个筐,它们里面什么都能装。
跟肺癌、肝癌这类有一种有客观标准的生理疾病不同,精神疾病「抑郁症」的发病明显更为严峻。
目前,全球约有4.5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行为障碍,我国超过1亿人有精神疾病,抑郁症患者约9000万人。抑郁症终身发病率高达16.2%,三分之二的患者为女性,北上广的白领是抑郁症高发人群。(人民网,2016.10.28)
抑郁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体验(抑郁情绪不是悲伤,而是缺乏愉悦体验),并不是有抑郁体验就是得了抑郁症。
只有长时间(持续两周)、无原因处于抑郁状态中,才可能是抑郁症。
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到医院就诊,仅仅因为多了一个「症」,让我们丧失了主动去区分「抑郁」和「抑郁症」两者差异的动力,还是因为那个最重要的是个「筐」,它什么都能装下。
但是如果确实被医院确诊为抑郁症,我们在害怕什么的是什么?
到底是害怕被贴上「抑郁症」的标签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呢?还是害怕真的患了「抑郁症」走不出来?
当你100%接受了社会贴在你身上的标签,其实你就几乎失去了自愈的能力。
之前奇葩大会有个“刘可乐”的姑娘从躁郁症中逆袭通过了自己自强不息地叩问生命真相的一段经历,勇敢拿掉了医生、旁人给她贴上的标签,走出了躁郁症的阴影笼罩。
她走出来,只证明了一件事——自愈的可能性。哪怕她只是一个个体,也代表了一种概率。
真正的疾病,不是标签。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排除以为是疾病的标签。
4、社交的“标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用各种固定的个性标签来形容自己,变成一种缓解身份焦虑的手段。比如敏感、内向、自卑等等,这是一种静止的视角。
然而,人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在转变的不同阶段,人的心理状态不一样,心理变化的剧烈程度也不一样。
当你给自己贴下固定标签的时候也丧失了动态变化的可能性,不妨停下思考:
这样的「标签」真的能代替我这个完整的人吗?
在复杂社会关系中,我们日常大多数时候都处于自己给自己贴标签、自己给他人贴标签、他人给自己贴标签三者「互相纠缠」的状态。
被别人贴标签是一种常见的事情,那么,假设你被别人贴了一个不好的标签,你会怎样处理?
电影《让子弹飞》里,有这样一个关于「心理控制术」的片落:胡万诬陷县长的儿子六爷搞特权,搞不公平,欺负老实人。舆论重压,道德绑架(“县长儿子带头不公平,县长说的话就是个屁”),血气方刚的六爷当场把肚子切开,掏出肠子里的粉,用生命证明给大家看。
这本质就是一个局,给对方贴下一个「县长儿子搞特权」标签,设下「控制」,只要你一应对,就已经上钩了,这个控制能够生效,是因为在正面应战的一刻,就已经输了。
还有个很有趣的名词,「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和罪犯不同,依无罪推定的原则,除非经审判证明有罪确定,犯罪嫌疑人是无罪的。
但现实情况下一旦你被确认为犯罪嫌疑人,身边不太友好的人,开始主动帮你的犯罪「归因」——你做了什么,有没有犯罪这回事倒是其次。从这个角度来看,犯罪嫌疑人的「名」往往比犯罪嫌疑人「实」更可怕。
类似贴标签还有:你不爱我、你这么不听话···
我们要觉察到,别人给你贴标签背后的动机为「实」,标签仅仅是「表」。
三、贴标签的背后
贴标签背后是一种「分别」,表达的是我们对外在的人或事物之间差异的感知。
当我们说“这是一辆汽车”时,「汽车」只是一个有应用价值的标签,并不会为汽车是什么而争论。
但是在进一步分析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汽车中没有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可以单独拿出来叫做汽车;汽车的车轮仅是车轮,而不是「汽车」。再进一步分析,轮子又是由橡皮、铁、螺丝等组成的;
最后就能知道,我们所称的轮胎里面根本找不到任何基本物件可以叫做轮胎,就好像汽车里根本找不到任何基础可以叫做汽车一样。
当我们说"ta是白痴”时,虽然「白痴」仅仅是我们众多带有主观情绪的标签之一,却会无意识地认为——“我们看到ta白痴的部分代表了ta的所有,ta只有白痴。”,以至于给某个人下了一个静止的定义——ta是白痴。再比如前面提到的「直男癌」。
为什么跟前面的「汽车」的看法不同?
因为我们对人本身有更强的「分别心」。
当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或看、或听、或闻、或尝、或触、或想到一件事物或观点时,我们就会开始评判,这个评判就是分别心。
佛法里经常出现的——「无分别心」。
这也可能是最被误解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
不要执著于去分别,「接受」这种不以人意志转移的分别,而不是去「否定」这种分别。
虽然「老板」和「清洁工」身份标签不同,但我们「尽可能」给他们同样对待,源于我们对人性本身的尊重,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并不是说知道他们身份不同就「一定」要分别对待。
这就是一种「去标签化」,理解成「慢慢去标签化」更合适。
因为「我执」就是在外在事物上所建立的那个虚假的自我感,贴标签本身也是我执里的一种,而「完全的去标签化」,可以理解成「无我」。能达到那样境界的,我想只有佛陀这类人了。
看到这里,你对「标签」有什么新的看法?
欢迎交流 : )
或许,你还想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