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平语近人》第三讲,主要讲的是道德问题,分别讲了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立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所以要立德)
二、立什么样的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我看来,一切道德的评判点就在最后,即止于至善,也就是说与人为善,做善事)
三、怎样修德(勤学、明德、笃实,就是说要善于向优秀的道德榜样学习,要明辨是非,并坚定地践行)
这三个问题中最让我眼前一亮的便是这句“人而无德、行之不远”,一个人如果没有德行,那么他的成功之路是走不远的,早晚都会一败涂地。
从古代社会实际运行的结果来说,无德之人,却也有不少身居高位,安享晚年的;相反,也有些大德之人,也可能因为坚守道德而身首异处。孔子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大意便是如此。
然而也有幸运的人,比如魏征,包拯,都因为适逢明君,而得以善终并流芳百世。而大约这个时候,才真的是人而无德、行之不远。
从现在的角度来说,国家大力反腐,政治清明,周永康、徐才厚之流都未能安然落地。中纪委更是提出了倒查20年。这才真的到了“无德行之不远”的时代。
从规律的角度来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积善成名,积恶毁身。当以为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