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看的书不少,很多书其实就记住了本质思想,更具体的内容已经忘记。以后打算对之前看过的书,写写读后感,或者总结。但不是读书笔记。算是温故而知新吧,也让自己记忆更加深一下。今天先来总结一下,这两年来看书的感受。
从古至今,人类认识世界,是从神学->哲学->科学发展的。是一个认知细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并不是一次性地在人类的历史阶段中存在过。其实回想起来,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也都一样存在。
人读书,都会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但阶段会有些许不一样,因为已有的知识已经被人探索,而哲学的求真找本质的思维虽然已经被探索,但却不容易被理解。字放在你面前,每个字都认得,但你却不能明白其背后的意思。这个时候,就变成这样的阶段:拜神-> 科学->哲学。
当自己处于一个陌生的领域,没有方向,一团黑,没有安全感的时候,突然你面前有一本书,上边说,我可以给你指导方向,按我说的做,可以得到救赎。人是很容易会成为其信徒,同时容易把书中的东西,当成圣经。这就是拜神,这种拜神存在的前提,是人对一个领域的了解非常粗糙的情况下。如果人对该领域的知识此步,不再深入了解,那种膜拜心理会一直存在。而当对该领域的知识继续深入了解,膜拜心理就会慢慢消失,进入到科学的表象学习阶段。当了解得足够多,再有实践的总结的时候,才会进入到哲学的总结提炼找本质的阶段。
我一开始是意识不到这一问题的。所以自己也是干过比如看过一些“惊为天人”的理论的时候,不时会跟人聊天,在管理,生活中碰到问题的时候,号召拿来做解决方案。但当自己有更多的阅历,更多的实践经验,发现书中的理论,在实际操作中,是一定会存在距离的。
最简单的道理,同一套管理理论,一个刚毕业的,跟工作五年以上有各种项目实践经验的人比起来。对于后者来说,可操作性,能操作性会更强。而对于刚毕业的人来说,完全没有方向感的时候,最容易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按图索骥。看不到其本质,只看照本宣科。
再则,写书的人里,有人是做专门研究的学者,为学术而出书。但有大部分的出书人,其实是包含有营销成份在里边的。书中例举的各种金光闪闪的案例,有很多是选择性的为论证自己的观点做过处理。比如我们听过的“以德报怨”,号召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但其实人家还有下一句“何以报德”?类似这种断章取义来支持自己论点的书和作者太多。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其实是没有什么客观的观点,一切观点都是主观的。
1、 没有任何生物能完全客观地看完整个世界。
2、人不管获取到多少信息,最后总结分析还是要靠自己主观判断。
要说有,也就只有唯心的逻辑思维,数学证明,才能做到客观,而没有异议。这个属于哲学话题,就不放这里展开说了。以逻辑为例,比如说: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使用这样的句式,我也可以活学活用。
唯一客观的,就是没有绝对的客观。
从这些角度,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如果我们对一个领域的知识,没有做深入地了解,要么是容易拜神,要么是容易为作者的文字玩弄。即使理论都正确,也容易脱离现实纸上谈兵。
总结下来,读书的三个级别:
1、拜神阶段。
在对某一书,某一理论,盲目崇拜和吹捧,所举案例均为作者的案例的时候,几乎可以推断,自己或者他人,还处于拜神阶段。
2、 科学理性阶段。
深入了解,有更多的实践来证明。能经合自己的现状,能发现有好有坏,哪些适用,哪此不适用。
3、 哲学总结
不仅是深入了解,而且有多案例分析总结提炼,找到最优的,或者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论。自己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再创适合自己的东西。而且这套方法可以复制,具有普适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