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女歌手姚贝娜去世后,一篇名为《记者们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着她的死亡》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一时间,舆论哗然,批评的矛头纷纷指向所谓的“无良记者”,谴责他们冷酷无情,生死面前,只知抢头条,博人眼球。文章的作者自称新闻专业的学生,但我们不难看出,文中充斥着逻辑错误与煽风点火的嫌疑。在这里,我且不对文章本身发表议论,只是,这篇文章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记者的职业素养与人性怜悯真的水火不容吗?
这个矛盾在记者的工作中并不鲜见。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摄影作品《饥饿的苏丹》的作者凯文卡特也曾纠结于这个问题。《饥饿的苏丹》的这张照片在纽约时报发表后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方面引起了国际舆论对苏丹饥荒和苏丹内乱的关注,另一方面,不少人谴责卡特残忍,没有放下相机去救小女孩。这张照片获得普利策奖之后不久,凯文卡特自杀,用死亡守住了记者的底线。
作为一个普通的记者,柴静也面临着职业与人性的矛盾。2006年轰动网络的虐猫事件发生之后,柴静接到了采访虐猫主人公王钰的任务。采访过程中,王钰情绪失控,柴静就坐下来陪她,直到第二天王钰同意接受采访。这时,作为一位职业记者,她的职业素养要求她必须提出一针见血的问题,写出理智冷静的采访稿件,可作为一个普通人,她又何尝不同情怜悯这位误入歧途的少女?所以我们看到外界对她的批评,说她过多地把自己的情绪带入采访报道中,失去了新闻事件最初的味道,甚至还会影响到观众的价值判断与情绪导向。
那么, 这种矛盾为什么会产生呢?一方面,作为一个记者,他的职责就是记录事实,新闻的两大要素是时效性和真实性,记者也应该把这两大要素作为工作的基本准则。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普通人,记者又会有喜怒哀乐的情感,面对生离死别,他们也会怜悯和同情。但是,当记者处于职业状态时,他们的职业素养要求他们必须收起普通人的情感,以冷静的第三者视角尽可能去反映事实,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会有像《记者们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着她的死亡》中作者对记者的误解了。守在病房外的记者何尝不痛心?他们是准备好了两套稿件,他们也在争分夺秒要第一时间发出报道,可他们也在心中默默流泪。“准确是记者这一工种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在涕泪交加中。”柴静如是说。
做记者先做人。我不否定那些在病房门口等待发稿的记者们,我们的社会不缺少职业素养高的媒体人,缺少的是有情怀有温度的媒体人,他们从道义层面而言,如果可能,有义务施救而不是拍照。我认为,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记者。”美国视觉新闻道德问题专家肯尼·厄比说道。
来源【世界村·在线投稿】作者:豆腐脑一生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