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懂狂追逐羊了个羊这款游戏的时候,我却被它的产品设计所触动。
一个游戏,只有两关。设计的足够简单,关卡数量也少。
两关游戏,第一关闭眼睛都能赢,为什么呢,因为它不是新发明一个游戏,而是在原来连连看基础上,通过一关讲清楚这个游戏的规则,这是降低接受门槛,同时说清楚玩法。
热身运动结束了,下面是正式挑战,有人说第一关刚教完你1+1=2,然后让你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第一关刚告诉你乘法口诀,第二关让你直接考研。这样的比喻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游戏的复杂和难度。那么问题来了,第一关轻轻松松,第二关难于上青天,这个设计就不怕玩家纷纷离场么。羊了个羊,肯定怕,但是又不怕。因为它在赌一局,就是游戏总是要通关的,玩家也相信游戏肯定会通关。于是,难度越大,就会越激发用户挑战心理。其实,这里面还有个因素,那就是它不一定是为了让无数人去赢得第二关,而是在挑战路上植入他们的商业模式,他的盈利点在广告,这没有什么新鲜的,可是它充分把广告和挑战捆绑在一起。于是,为了通关,一遍遍刷广告,分享给好友,而一次次它也因为分享和广告播放而获利。
这个游戏产品从一开始就是轻量级,快速裂变,网红级刷街。一切的火热来自于通关太难,而驱动玩家不停挑战的又是因为为了排行榜争名次,为了证明自己玩游戏还是有点天赋的。不过,自始至终,这款游戏都没有说清楚,它的玩法究竟是什么,表面看是连连看的变形,其实是新的广告播放器,还是影响玩家心理活动的一款算法工具,短短几天,聚集无数玩家,流量收了一波,收益也拿了一波。
这个游戏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
它对传统互联网各个形态产品是一次冲击,聪功能上,我们有必要做的特别复杂呢,复杂可以不在前端操作,而在后来算法代码,就是两关也能让你体会到九九八十一难的巨大挑战。其次,功能设计要抓住用户心理,先要有心智教育,也就是简单快速的说清楚你的系统的规则,这个对于大多数系统而言,就算给十分钟或者一个小时也说不清楚自己的主要规则,我们拥抱复杂,但是不能让用户跟着复杂,那等于是设计了一个个盲盒。第三,用户喜欢挑战,但是不能轻松就获得挑战的资格,这个时候可以引入你的产品主张和诉求。一般的产品一上来就是刻板的实用主义,门槛太高,大多人都看了第一眼就丧失了希望和动力。
好产品是人性的考验和洞察,充分调动人类的情感和好奇,同时也不断降低难度,让大多数人跟得上,怕你少数人脱颖而出,逐渐让所有人都追上。然后再启动下一轮迭代升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