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简说老子话写作58:方而不割

简说老子话写作58:方而不割

作者: 樊荣强 | 来源:发表于2024-10-14 10:09 被阅读0次

文/樊荣强

【老子·第五十八章】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本章仍然是在讲治国之道。 “其政闷闷”的“闷”,有人把它理解为不清楚或者浑浊,我觉得背离了老子的思想。“闷”就是字面意思,应该理解为不吭声,不张扬。 “其政察察”的“察”,就是细致、清楚、明白的意思,跟明察秋毫的察是一个意思。我的理解是,老子认为政府对老百姓的事情不要管得太细,要做到睁只眼闭只眼。

因此,本章的第一段话应该这样来翻译:

如果一个国家在政治上,不是整天喊一些大干快上的口号,老百姓没有受到什么蛊惑,那么民风也一定会很淳朴。如果一个国家在政治上,把老百姓的事情管得过细,好像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反倒会让老百姓这样也短缺,那样也短缺。

大家要注意,老子在这里用对比的方式,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治国理念。“闷闷”即无为的治国理念,“察察”即有为的治国理念。套用现代术语,“闷闷”就是市场经济,“察察”则为计划经济。

当然老子赞同的是“其政闷闷”,是市场经济。为什么要这样呢?

老子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展开了论证。

理论方面,老子提出了福祸相倚的观点:灾祸会带来福分,而福分背后潜藏着灾祸。灾祸与福分之间转换的极点,究竟有谁知道呢?

也就是说,福祸相倚,好坏难分,没有必要“其政察察”,不如放手让老百姓自主决定怎么做。

现实方面,老子指出了可悲的正奇颠倒、善夭不分的现象:帝王没有按正道去做,也即“其政察察”,将导致那些走正道的人也都选择走歪门邪道,善良的人也能变为妖孽。而且,老百姓是非不分,已经很久很久了。

讲完了为什么,老子就要讲怎么办了,即向帝王提出正确的治国之道:

圣人恪守规矩而不生硬死板,品行端正而不刺伤他人,直率而不肆无忌惮,光亮而不耀眼夺目。

就写作方法而言,本章老子采用了“三元法则”,分别写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

是什么:正确的治国之道是怎样的?

为什么:为什么要做到其政闷闷?

怎么办:怎么正确地治理国家呢?

相关文章

  • 58-3 圣人方而不割

    老子智慧和领导艺术之58–3 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儿不耀。出自《道德经》第58章,意思是,圣贤之人...

  • 简说老子话写作28:大智不割

    文/樊荣强 《老子》第28章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

  • 感赏152 光而不耀

    知恩惜福。 真正的成熟就是老子说的,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这的确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

  • 舞行导师:《每日一句》2019.10.20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子 圣人方正而不孤傲,喻指道者虽有所合于规矩,有棱边,却不...

  • 《道德经》:真正的牛人,解决问题时闪闪发光,平时却低调得不像话

    一、结合前后文来理解“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我认为要理解“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

  • 简说老子话写作30:果而勿强

    文/樊荣强 《老子》第30章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

  •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周]老子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祸兮福之所倚,...

  • 自持

    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 直而不肆 光而不耀

  • 简说老子话写作08:上善若水

    简说老子话写作08:上善若水 文/樊荣强 《道德经》原文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 简说老子话写作00:解题

    文/樊荣强 老子这个人,在我心目中是一个超级牛人。一辈子就写了5000多字的一本小书,甚至只能算一篇文章,就扬名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说老子话写作58:方而不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aa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