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华罗庚》了,这本书越是后面越吸引我。因为后面的部分主要介绍华老如何把自己的数学研究成果应用到建设的实践中,去解决现实的实际问题。
他推行的统筹法和双选法,在新中国的改革建设中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用,对祖国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最早把统筹法运用到成昆铁路的建设中,通过辛苦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制定了工程的实施方案,并大大提高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受到铁路部的多次嘉奖。他把优选法运用到产品生产中,不仅优化了流程、改善了生产设备,还提高了产品的检测速度和质量。
读到这里,我就感到非常好奇。到底华老的统筹法和优选法是怎么样的法宝呢?这么有用!我努力的回想自己上学时学过哪些类似的课程。我的记忆很模糊了,我只记得当年上运筹学的时候感觉非常的枯燥和吃力。我自问运筹学是什么,完全答不上来。我想这里有一种旧的学习的模式(或许这个模式是在我求学的那个年代)应该要反过来。我们以前都是先学习理论,毕业之后如果从事相关的工作才会去实践、认识这些理论是表现形式和作用。这样的学习模式就直接导致了很多学生进行应付式的学习,单纯的只为了考试及格,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这样的结果是课程枯燥而无味,学生们不了解它的实际作用也就毫无兴趣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索了。
所以我想,现在女儿还小,我就先给她读这些名人的故事,让她先了解一些理论方法和实际的应用,在她心理先有了一个概念:应用xx理论提前做好检验,可以避免施工时对工人存在的伤害;应用xx理论可以使工作的流程更简洁高效......这样在她今后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时,她就能联系到实际的应用中来,并有兴趣进行更深的研究和探讨,真正的理解并运用这些理论知识。现在也有很多的学校会给学生安排实习课程,但是我觉得远远不够,有的还不对口。这样的走马观花式实习,也是在浪费时间而已吧。
我想若是当年我先读了关于华老的书,那么在学校时我应该会更努力学习数学吧,而不至于只把它当作升学考试的工具而已。
目前,我买的8本科学巨匠的故事书已经差不多读完了,除了《爱迪生》那本还有一半未读。为什么这些伟人,在早期如此艰难的生存环境中还能自学各国的外语,使得自己在能够运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让更多人了解和受益?而当今的我们,我们的下一代们,都报各种培训班、学习班,还学不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内心没有一种强烈的迫切的需求驱使;其二是没有兴趣。都说兴趣的最好的老师,但有时候迫切的需要才是努力学习的动力。这种迫切的需要则来源于自己非常明确的目标。这就像“我的肚子非常饿了,我急需要吃食物”一样的道理。
希望自己不断的反思能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一些实际的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