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点东西来记录生活,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点滴。
写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阅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分享交流,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昨天和社群的伙伴讨论了一些话题,我也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主要提出了两个问题:
01.概念卡其实是比较零散的,都是一个个知识晶体碎片。对此是怎么进行处理的?有没有比较好的归类方式和链接体系呢?
我答:两者结合的吧,读书不就是为了工作应用吗
02.在听了伙伴的分享和回答后,我在想:对于概念卡的使用同类归纳是一种方法,交叉跳跃或许也可以,用合理的逻辑联系起来就行吧,这样应该可以往斜杠和通识能力上迁移和发展。并且如果想要成为一个"全方面精通"的人,挺难,但这也不是不可能。对此是怎么做的?对于成为一个通才有什么建议吗?你们具体是怎么做的?(着重指思维方面,我想的是把思维方面的通识运用到特定学习和工作的小领域中)
我答:是的,视角和认知是不一样的。就像金字塔一样(广而深)。
总结:两位看问题的角度有抽象有具体,把工具用到极致,把做事精致化大局化,从两位的分享和回答中也引起自己很多思考。总之,还是专注做好自己,再多做关联,多向各位学习。
我的思考:我刚才提出了通识思维,是因为我在考虑如果我讲英语课程中,可以讲不同领域的东西,贯通中西,用通识的思维去给大家提供知识和学习思路,那么完全可以涉及到不同的领域。就像姜尧说的我先精于一个小领域,就比如说电影,那我就去看电影,所以我每周会看好多部,然后去提炼内容,做课程。然后我会链接一些语法,语音,电影,文化等英语不同的领域。想把小块链接起来称为一个大版图。
铭记于心:先小而精,后大而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