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阿富汗的遭遇
《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赛尼,阿富汗人。
阿富汗因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受强国觊觎,惨遭剥夺与压迫。
1978年阿富汗民主共和国成立之后到美国攻入阿富汗,长年的战火让整个阿富汗处于贫困、恐慌边缘,执政党的残暴更如同一道压在阿富汗人民脖颈的枷锁,不敢抬头。阿富汗中产阶级大多偷入美国,荒瘠的土地上只剩下少数爱国人士和大多数卑微的百姓。
02、为你,千千万万遍
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个时期的故事。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是整个阿富汗最繁华的城市,贵族少年阿米尔在那里出生,之后一年仆人的儿子哈桑也降生了。两个少年喝着同一个女人的奶水长大,他们是兄弟,但是一个是光明正大的普什图人、一个是渺小卑微的哈扎拉人,贫富与阶级地位之间横着一道鸿沟,无法跨越。
阿米尔崇拜自己的父亲,而哈桑崇拜阿米尔。阿米尔孱弱胆小懦弱,哈桑却健康勇敢正直,就跟阿米尔的父亲一样,阿米尔嫉妒着哈桑。
在阿富汗,斗风筝与追风筝是少年人最爱的活动,赢得第一名的将获得无上的荣誉、赞赏。阿米尔为了赢得父亲的赞扬发誓要拔得头名,哈桑决定要帮助阿米尔赢得这场比赛。哈桑为阿米尔去追风筝前,对阿米尔说了这样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而正是这样一句,成了阿米尔此生最大的痛苦根源。
03、罪与赎
哈桑被死敌阿塞夫堵在街头的巷子里强暴也不愿意放弃那只代表胜利的蓝风筝。而阿米尔亲眼目睹所有,悲愤交加却不敢挺身而出。他为了避开哈桑,为了让罪恶的心能够平静,卑鄙得设计陷害了他,一个哈扎拉小男孩,也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
此后他的心上套上了枷锁,永远被悔恨与痛苦笼罩,之后的近二十年都碾转难眠。他死守着这个见不得光的秘密,直到拉辛汗的电话将他召回喀布尔,去救哈桑遗留在战乱中的儿子,让他脱离魔爪并带他离开,也让自己重新走上一条做回好人的路,心灵得到救赎。
04、和平还有多远
在阿米尔回到喀布尔,见到了昔日繁荣的城市已变得满目疮痍,执政的塔利班实行暴政,百姓苦不堪言,昔日弥漫着羊肉味的街头笼罩着刺鼻的腐臭,昔日大学的教师蹒跚在街头卑微行乞,塔利班经过时,人们怕得瑟瑟发抖,不敢抬头。塔利班侵占富人的豪宅,肆无忌惮屠戮百姓,甚至连恤孤院的孩子都被他们当做玩具肆意玩弄。
这一切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的。我们没有过战争的残酷、不会有百姓的凄苦呻吟以及永无天日的压迫。
书中描述的这一段段场景,让我为阿富汗感到悲哀的同时也庆幸自己的幸运,幸运没有生在那样一个时代那样一个国家。
阿富汗究竟还有没有和平的可能?据了解,2017年阿富汗人死伤人数超过25000人,网上调查统计,2016年阿富汗总人口只有3465.6万人,时至今日,战乱没有停止。也许此时此刻,正有一个阿富汗人被以各种理由杀死。但在中国,我们都在欢欢喜喜准备着过年,享受团圆与温馨。
一个向死而生的民族,和平距他还有多远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