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君师父的《天生我才会写作》,特别被触动的是师父把写真人真事真情感作为写作教学之本,所以在日常写作中,我也鼓励学生打开眼界,发现生活之真,生活之美。
一只鸡的最美时刻
文|九4班 蔡璀靓
一日,我在无锡的农家乐里闲逛,忽然听到一阵惊恐的鸡叫。想到那端到桌子上的鲜美鸡汤,我忍不住好奇,向鸡圈跑去。
我看到一位老人进了鸡圈,鸡群顿时乱了起来,老人瞄着一只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了它的翅膀后翼,鸡在老人手里不停的扑棱着翅膀,却无力挣脱,凌乱的鸡毛到处飞舞。
很快老人又捉住一只看热闹的鸡,它们大概从同伴的怜悯的神色中意识到自己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无奈地耷拉着头,等待即将来临的杀戮。
此刻的鸡群一片惊恐的余波——有的不停的走来走去,好像要消除内心的恐惧;有的在漫不经心的啄米,啄一下,抬一下头,似乎在庆幸自己还活着;有的缩成一团,窝在墙边上,似乎要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有两只鸡吸引了我。它们不停的拍打翅膀,掀起阵阵尘土,做出一副要起飞的样子。什么情况?这两只鸡是吓疯了吧?“哗啦啦”伴随着一阵清晰的扑棱声,两只鸡竟然飞了起来!“哇!这还是家鸡吗?”我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两只鸡虽然都飞到了空中,但是却选择了两种不同的路。其中一只棕黄的公鸡飞上树梢,环视了一下四周,拍打了几下翅膀后,竟然又飞回了鸡圈中。或许,它仍贪念现在这种食宿无忧的生活,尽管不知哪一天它就将面临死亡,但它依旧沉迷于此。
另一只金羽的大公鸡毅然飞上第一个树梢后,一发不可收拾,不断飞换枝头,转眼间,居然已经飞过了四五棵大树,头也不回,坚定地朝前飞到了围墙边上。一转眼,那只鸡就飞远了。直到看到它那瘦小的身影消失在远方,我才离开。
我钦佩它的勇气,在这里有食物有和它朝夕相伴的同伴们,但它却不甘沉沦,比起享受食物,也许它更希望拥有的是自由和野外的一切,正是这种渴望让它成功改变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
虽然它是一只鸡,但它飞走时那矫健的身影,多么像一只鸟啊!
这也许就是它生命中最美的时刻。
网友评论